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 王玉连
[导读]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王玉连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中心小学   533409
        摘要: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呈现,还是锻炼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白话文大多以近现代文化与事件为主要撰写目标,而文言文的存在,建立起了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沟通枢纽,将古代社会用另外一种形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但是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导致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差强人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方式单一固化,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大多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预习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翻译全文讲解文章主题、学生背诵全文,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学习兴趣全部泯灭,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也无法实现,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文言文学习雪上加霜。其次,对于古文认知存在着偏见,很多教师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认为文言文是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考察方面单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自动简化很多过程,只教授考试的知识点,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意识去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对于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这些原因综合到一起,导致了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二、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对于文言文教学的偏见已经有所改观,在教学课堂中根据教学目标不断的创新出丰富的教学手法,为提高初中生文言文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现代科技,形象感知文言文内涵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内容涵盖各个方面,有很多晦涩的古文字词,对于正处于思维和学习能力培养阶段的初中生来说理解文言文内涵是相当有难度的,这也是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最亟待解决问题之一。教师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文言文中描绘的场景进行生动的还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时,但从文章内容上来看,作者对于周边环境的描述可谓是细致入微,但是学生无法在脑海中构建出立体的文章轮廓与脉络,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在网上搜集与文章内容相符的影音视频或者诗词动画,让学生在脑海中对于文章所描绘的景象有一个形象立体的认知,然后在进行文章赏析,在赏心悦目的立体背景下加深对于文章内涵的理解。
        (二)古今结合,让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语言之一,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表达语气中所代表的含义是千差万别的,但正是这样繁琐的文字含义才铸就了中国方块字独特的文化魅力。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相较于白话文来说,其文字内涵会更加晦涩难懂,所以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学会借助一定的工具和资料,来简化文言文内涵的理解。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所学文言文内容搜集与之相关的现代白话文资料,也可以将文言文与文言文之间进行联系,用这样古今搭配的形式将文言文的精髓展示到学生面前,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大道之行也》时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结合到一起,利用《桃花源记》的故事性让学生对于古代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状态有一个真切形象的感知,在对比教学中感受《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所用写作手法与写作结构的严谨度以及分析现状时逻辑严谨的表现手法,将两篇文章与我国现行基本国策和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比较,会让学生在加深文章内涵理解的同时感叹古人超前的政治设想,从而点燃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带动班级整体的进步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还不完整,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取得长足的进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有爱的班级学习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真程度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会大大的提高,师生感情在和谐班级氛围中也能够得到增进,教师还可以利用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进行小组间的文言文知识竞赛,在“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中强化学生文言文水平。例如在学习《论语》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对于《论语》的经典故事进行理解分类学习,将文章翻译、重点字词标注等教学目标细分到每个小组,先进行小组内讨论学习,然后各个小组将知识点进行汇总展示,班级内讨论补充,大家共同努力用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享受文言文学习的过程。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转变自己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观念,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不断更新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引导的姿态帮助学生梳理文言文学习的脉络,让文言文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自身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佟丽丽.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研究[J]. 华夏教师,2020(09):63-64.
        [2]余曼. 初中文言文激趣教学策略探究[J]. 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3):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