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拓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童卫平
[导读] 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童卫平
        云南省巧家县第一中学 654600

        摘要: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作文教学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地方。但是现在部分高中议论文教学模式化严重,学生普遍缺少自己的想法。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模式化的评分标准导致许多学生的作文个性受阻,可读性低。本文将研究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培养方法;写作能力;高中语文教学
引言
        写作是学生情绪及思想的表达,同时也是考查其语文素养、表达能力等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更多样、难度更高的写作任务,因此对其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水平的发挥。
一、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现状
        (一)情感缺失问题
        在长期的写作教学影响下,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掌握了模板化写作的方式,在面对写作主题时,往往不会过多思考,而是结合常见写作范文,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再创造。在某一写作模式的学习中,该类方式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方法,但长期如此,对其写作能力提升十分不利,会导致学生作文往往缺乏情感表达。
        (二)思维固化问题
        在长期的语文教育中,各阶段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均会为学生提供固定写作模式,要求学生直接套用。在此因素影响下,直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思维已经基本固定,习惯于对写作模板进行套用,无法进行写作创新,阻碍其写作能力提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拓展研究
        (一)培养学生观察与反思习惯
        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因为作文源于生活,优秀的作文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生活经验。锻炼学生写景、写人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描写能力,提升其作文的感染力。语文写作中的观察就是多阅读,读和写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读,人们学会了了解这个世界,放眼展望未来;通过写,人们可以将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大到历史更迭、小至柴米油盐。同时,写作和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分值也不容小觑,因而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培养学生通过对优秀语篇语段的阅读,学习写作的行文思路、修辞手法,以及描写角度等抽象的写作技巧。通过语文阅读与写作互动性教学,提升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自然语文成绩和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预知将来可能要进行写作的对象,有效提高学生预知写作能力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语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大量实践表明,想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成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对提高写作成绩有很大帮助。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同写作之间的互动性结合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将抽象的语文写作手法具体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训练形成写作思路
        议论文是高中语文作文的一个主要文体,大部分学生在高考时都会选择议论文来进行写作。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论证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练习正确论证。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合理应用这几种论证方式可以使文章变得更有说服力。其中,比喻论证是一种打比方的方式,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进行论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论证有力。对比论证即用正反两方面的事物进行观点论证,正反立场鲜明,有利于加深读者的印象。举例论证法是一种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的手法,这是一种摆事实,通过事例进行观点论证的方法。道理论证是一种通过引用名人名言论证观点的方法,以一个已经证实的观点再一次证明自己要阐述的观点,这种论证方式具有逻辑性,有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度。
        (三)拓展写作思维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体裁之内相互变换,将议论文、记叙文以及散文题材相互转化,不断练习可以提升学生对每一种类型文字的运用熟练度,从而轻松应对高考作文题目。改写是一种深化思维的教学方式,因为在改写中既要符合文章的线索和脉络,又要有自己创新的地方,达到上下文的准确衔接,这样的练习可以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人物描写”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练习。学生要用到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等方法。例如,林妹妹初进大观园时,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仿句的练习,增强写作能力。
        (四)、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写作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方法。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于生活而存在的文本艺术,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以真实的生活为前提。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意识到想要实现对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就要将他们带入生活当中,让学生能够真正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在欣赏生活之美的基础上产生通过写作对其予以记录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写生”。例如,将他们带到户外环境当中,去进行校园一角、课间活动、天边晚霞等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欣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训练。对于学生的作文我只有一个要求,即“完全写实、遵从内心”。随着“写生”活动次数的不断增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逐渐得以提升,而且他们还感受到了作文与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这让学生真正爱上通过写作的方式去记录生活,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进步和语文素养构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也由此得以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要优化教学手法,不断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文字变得有逻辑、有条理、有美感,从而获得更高的作文分数,培养学生个人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石琪琪.群文阅读模式中比较阅读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5(9).
[2]施伟敏.立意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3(9).
[3]唐燕.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泛化现象及应对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