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语文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聂芳蓉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聂芳蓉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可以分别从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着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钻研课本内容,并且可以运用读写训练活动,促进学生读写并用,从而有利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阶思维能力
        引言:从当前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仅会浮于表层地思考教学内容,多时会依赖教师的讲解,逐步地理解课文或其他内容,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提升,影响学习能力。因此,需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令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既有利于加深理解,又有利于提升思维能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语文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够培养问题意识
        在培养学生语文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问题教学是必要的教学手段,旨在从课文中引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钻研问题的过程中,渐渐地提升思维能力,强化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而深知文章思想,这就能够有效地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多角度地思考他人的观点,能够推理事实中的某种关系,与《中庸》中的“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道理相同,若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举措,批判性思维是必要的培养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对学习的课文或其他知识进行反思,进而得到新的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语文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将课堂问题作为促学的主要工具,要求学生必须在问题的引领下学习,这会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学习方式,这会有助于增强积极性。综上,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层阅读,从而有利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例如,在执教《陀螺》课文时,可以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若干问题,组织学生形成小组,对问题逐个探讨,如在第4段的内容中,会询问说:“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心情?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在第5段的内容中,会询问说:“当作者的期盼得到回应后,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求各个小组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渐渐深入理解课文,随后会询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令其作答。
        在执教《父爱之舟》时,从文中可知,提到多种不同的场景,每种场景都能体现出作者父亲深沉的父爱,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各个场景提出问题,要求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如在置身庙会的场景中,可以让学生勾画出可以体现父爱的语句,同时展示当时社会背景的文字资料,令其结合资料,讨论作者父爱的无私之处,在凑钱上学的情境中,让学生勾画出体现父爱的语句,同时展示作者当时的家庭背景资料,讨论“为什么作者感到‘十分心酸’?”等问题,再进行抽问。


        (二)应用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适当的“留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就可以应用读写结合训练活动,可以指出或提出某篇文章中的“留白”之处,要求学生在理解文中大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对文章再次创作,同时可以创建某种教学情境,激发创作灵感,这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例如,在执教《不会叫的狗》课文时,由于本篇课文的结尾属于开放式,文中提供了三种故事的结局,这就可以发挥“留白”的作用,让学生自行编创小狗的新结局,写出相应的内容,随后会指定若干名学生,分享自己编创的故事结局;在执教《猎人海力布》课文时,本篇文章讲述海力布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故事的结尾让海力布成为了石头,相信许多学生都会感到惋惜,这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故事编创新结局,如“假如海力布没有变成石头……”、“假如有一位神仙拯救了海力布……”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编创新的故事内容,随后制定若干名学生,朗读自己的新故事。
        (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反思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关键,若要学生具备该种思维能力,需要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抓住教学内容中的矛盾点,促使学生能够产生与文中所述不同的看法,进而产生思想矛盾,随后令其进行反思,既有利于深化理解,又有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这就能够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例如,在执教《掌声》课文中,本文描写了一位身患残疾的女同学英子,因为一次登台讲故事的经历,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由此改变了英子的一生,在读过该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为什么在英子登台之前,很少感受同学们的关怀和鼓励呢?”、“为什么当英子站在讲台后,全班同学会为她鼓掌呢?”、“为什么一次掌声可以改变英子的一生呢?”,这些问题会引入本文的核心思想,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以及鼓励的力量。
        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单元中,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为“意见不同怎么办”,这就可以取材于生活,先引出若干话题,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再令其进行反思,再找寻可以解决意见不同的办法,如在“妈妈不给我买玩具”的话题中,会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因妈妈不给自己买玩具时引发的争吵,有些学生认为这种行为属于合理的,有些学生认为不合理,这就产生了意见分歧,教师可以分别邀请秉持两种观点的学生发言,再要求所有学生换位思考,令其站在自己妈妈的角度上重新思考,提问说:“当你是家长时,你的孩子经常索要玩具,你会给他买吗?为什么?”,这会促使多数学生的观点发生变化,随后可以邀请若干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会有利于升华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阶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更易于学习语文课文,能够更为详尽地思考课本内容,从而可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强化教学工作的引导性,能够多令学生延伸思考,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燕.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语文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2020(25):146.
        [2]刘英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0(02):107-108.
        [3]段潮.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解析[J].内蒙古教育,2020(09):11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