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张宇
[导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张宇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完小 554106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采用随文练笔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文章阅读学习过程中,融入写作环节,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写作体系,保证语文阅读与写作不分家,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提高学生勇于创新、挑战自我的语文学习精神,全面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实效性
引言
        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读写结合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建构。“随文练笔”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从阅读课文出发,提取相关材料、写作特点、谋篇布局、立意等信息进行写作训练,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随文练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随文练笔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课程学习时,在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和文章核心观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针对课文中某一观点和知识点,写下自己学习期间的体验和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表达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看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语文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文章阅读学习与写作练习结合起来,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随文练笔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通过随文练笔的教学方式,形成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环节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方联动,有利于形成平等沟通、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纽带连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效性分析
        (一)从课堂“对话”中拓展写作思路
        有一句话叫“学习可喻为从知到不知的世界旅行”,在这个旅行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相遇;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和全新的世界展开交流,同全新的别人进行对话,和全新的自我进行对话。所以,学习的探索也是对话的探索。例如,教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小女孩卖火柴的情境进行重现,根据课本阅读让学生改编为小女孩与火柴进行对话的形式,在其中选取优秀的对话文本,然后让学生进行情境配音、即兴表演,或者扩展文本,将小女孩卖火柴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关环境写出后续,让学生们进行表演。这种课堂设计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训练随文练笔技能,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大脑思维,这样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印象。

在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性越大,占有的材料也会越多,这样对客观事物会有全方位的认识,为随文练笔打下基础。
        (二)重视语文阅读的感染力
        “开国大典”属于新中国成立比较重要的事件,代表着中国历史自此步入新的篇章,是学生们需要了解的事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断高涨,耳濡目染下,学生就会对“开国大典”事件产生好奇心。以《开国大典》这篇文章当作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范本,就会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开国大典》进行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纪录片,让学生把视频中的画面同文中描写的场景相互对应,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影像的传递感受作者使用的描写技巧以及方法,清楚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可以促进师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生对纪录片中的场景描绘片段在文章中进行查找,在对两者展开比较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与写作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对于阅读材料,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见解后,然后将自己的看法清楚地表达出来并且进行讨论,让学生可以加深对阅读范例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特点方面的理解。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将对阅读内容的主要观点写下来,并且加以模仿写出一篇作文。选取情景教学这种模式,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在思维,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
        (三)深化文本解读,促进情感升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简单的语言组织,其中渗透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和道德价值,学生在阅读时,如能将自身情感与文章语言中透露的情感相交汇,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理解,增强对课文的感悟。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课文的“情感点”,深化文本解读,提高学生表述水平。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一课时,可以针对“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想,对整篇课文进行总结性陈述,点明思想主题,体会作者的感受。再如学习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让学生结合文中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谈一谈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此类情况,并将其叙述出来,从而体会英子心情的变化,于感同身受中理解其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利用随文练笔的教学方式,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在实践过程中,将随文练笔的教学方式融入新式课堂中,提高对教材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根据随文练笔实效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华.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效性和巧妙性[J].信息周刊,2019(14):1.
[2]王玉珊.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新课程:教研版,2019(1):38.
[3]朱凌,张清海.小学高年级随文练笔教学的调查研究[J].赤子,2018(27):144-145.
[4]刘向阳.课堂随文练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1):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