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婷
四川成都彭州市升平小学
摘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从而对较多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发现数学知识自身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找出内部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数学归纳能力概念的有关界定,并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影响数学归纳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复习;归纳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至关重要,是学生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于数学本身的特点,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归纳复习,在保证小升初的数学成绩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
一、提出归纳猜想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猜想能力,能够对学习的对象及知识及时地进行观察,结合已有的数学经验来进一步地猜测,所以通过数学猜想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逐步分析和类比归纳保证对已有知识的总结。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知识主要是对于过去经验的总结,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只有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学生在对知识归纳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从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当中找到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旧知识作为基础然后进行提炼,达到旧知识和新知识联合的最终目标。所以就只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学会归纳的基本保证。
二、必须具备必要的数学逻辑基础知识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学科具备较强的严谨性,我们必须要加强理论的逻辑性,所以同时以论证和推理来进行研究,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新的逻辑知识[2]。在数学教学中要进一步的表达,由于学生逻辑知识掌握的相对较少,我们必须要重视典型错误的出现,保证学生通过逻辑知识来找出其中的问题,并进行详细解释,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有利于对知识再进行创造和模仿,教师在提高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逻辑基础知识等进一步总结,掌握学习的逻辑思维方法及形式。
三、具有较强的数学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数学交流与数学思维所起到的重要意义,而教师也要注重对数学语言的准确应用,明白数学符号自身所展现的意义[3]。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并不能运用数学语言,缺少对数学语言等各种形式的有效转化,尤其是对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也不能及时地进行回避,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相对僵化,所以如果学生数学语言形态不能呈现互译状态,那么便使得学生学习和记忆受到影响,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研究,从而更好得用数学语言进行思维表达,形成归纳推理的良好习惯。
四、注重学习深度,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作业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梳理,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前作业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转换。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等相关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围绕几何图形等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梳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能够自行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认识新的知识,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作业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概念较为复杂,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通过课前作业的方式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以直观的图形进行表现,加强学生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在归纳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
学生必须要能够自觉主动地加强对数学知识活动的分析及总结,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归纳习惯。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基础的把握,在学生认知新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及调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归纳和推理之后,也要保证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这道题是如何推理出来的?推理的方法是什么?是否还可以继续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进一步推理?如果推理出现错误的话,那么出色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哪?通过归纳过程的不断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的解题答案,并且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有效的归纳既能够保证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够加强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的归纳水平,从而为小升初数学成绩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小学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归纳方法。
参考文献:
[1]武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归纳思想[J].华夏教师,2019(26):68-69.
[2]谭春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的应用研究[J].林区教学,2019(08):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