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
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第四中学
摘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其本身就具有较强趣味性,而以往教学模式将教师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进行和讲解实验的主体都是教师,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参与程度不高,化学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效果难以实现理想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有所减弱,因此,在高中化学课上,教师应该加强实验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阐述了开展趣味实验的意义,然后提出了有效运用趣味实验的具体策略,以有效地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趣味实验;意义;应用;策略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实验的意义
1.有效提高化学课的趣味性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十分落后单一,这无法将化学的魅力充分地展现出来,会造成学生出现枯燥乏味的感觉,极大地影响了课堂学习气氛,甚至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趣味实验的有效开展,进行化学知识教学,可以使抽象知识更形象、更具体,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更活跃,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增加趣味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有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原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有利于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分析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信息和新式实验。
3.提高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常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材实验是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较少,只停留在观察现象上,而且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观察不清。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趣味化实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或开发趣味实验来完成科学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实验原理、实验内容、设备设计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趣味性实验的开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实验的开发与设计,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做实验的过程,完成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具体策略
1.把实验和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化学实验大多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化学实验要有生活化气息。教师可以把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其趣味性。
例如:以"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教学为例,由于所需的实验设备比较普通,且操作流程也比较简单,所以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本实验中来。在水的净化方面,常用的方法有静置沉降、吸附沉淀和过滤、蒸馏、杀菌、煮沸等。如采用静置沉降法,可到化学实验器材室取明矾,分给学生操作。该方法原理是利用明矾吸附杂质,使之沉淀,得到纯化后的纯净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后的残余矾回收问题。
2.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实验兴趣
在化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应用趣味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优化,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占主导地位,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观念,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讨论。
例如:以教授硫酸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用黑面包的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些许的蔗糖,同时在杯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可以发现蔗糖的体积在不断增加,颜色也逐渐变黑,变成黑色面包,同时还伴随有刺激性气体飘出。这种化学实验与普通的化学实验不同,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无论是在实验名称还是实验过程中,都有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其专注度。又如,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硫磺的地方,并设置"手指点火"趣味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硫的各种性质及正确使用方法,以此引导学生认识硫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3.以趣味实验为导向,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趣味性实验,作为新课的导入,以及重难点的突破实验,例如,在讲授与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准备两个空瓶,这两个空瓶中实则时预先备好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把它们相对后,并抽掉玻璃片,此时,瓶中就会立刻产生浓烟滚滚的现象,该现象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对此惊叹,他们会产生强烈好奇心,想知道这一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该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又将新课的主要内容引入教学中,便于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趣味性实验现象明显,视觉效果突出,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以趣味性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趣味性实验可作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主要方法之一。
例如:以"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教师应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问题是教学的重难点,而化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介于此,教师可借助趣味实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教师可设计"变液"趣味实验,让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的氢氧化铝分别溶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本趣味实验的操作步骤简单易懂,无任何操作风险,教师可邀请学生亲自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把氢氧化铝中的重点内容轻松地让学生理解。
4.加强主动动手与探究意识,增强趣味实验效能
在进行趣味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自主探索和体验。在趣味性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求知欲望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积极表达,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认真地回答学生有关实验的问题,不要过分地追求课堂进度或课堂纪律,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活跃的环境中自主探索、求知。
例如:以"铁盐和亚铁盐"教学为例,可设计"茶水变色"的趣味实验,先让学生分析茶水中的化学成分,让学生在茶水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观察茶水颜色的变化,并记录过程,以此引导学生通过对铁的性质的运用,以及添加物质来观察茶水颜色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适当发散思维。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借助与学生的主观经验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趣味实验来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重要的指导。
总而言之,作为化学学科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化学学科的教学水平。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借助趣味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和理解能力,并借此不断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提供支持。当前,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健. 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高考, 2021, (12)
[2]于斌. 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 (9)
[3]吴必锋. 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分析[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