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七年级数学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黄奇卫1 易 珊2
[导读] 信息技术2.0的推广,给我们的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黄奇卫1  易 珊2
        1.湖南省华容县华一护城中学  湖南 华容 436000  2.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 湖南 华容 436000
                
        摘要:信息技术2.0的推广,给我们的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节省我们抄写题目时间、提高我们高效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有趣、有味、有容。本文将以七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提高兴趣:突出效率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推动十分重要。例如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程设计与实施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活灵活现的场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就会既高兴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的走进人们的生活,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1]。由于信息技术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也被逐渐的应用到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初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降低数学理论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相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为学生留有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成为课堂主体,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更符合我国新课改革的目标。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况
        首先,在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数学教师运用不当,就会出现“反客为主”的情况[2]。数学教师在课堂知识讲解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会在教学中添加一些和教学无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等活跃课堂气氛。然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添加这些内容,往往会转移学生学习注意力,打断学生的数学思路,不仅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在对数学教材知识讲解之前,通常会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无论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还是其他科目教师的教学课堂,其在教学中都会发生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教师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都是很难掌控的。所以,初中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时,需要多方面考虑之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情境进行科学设计。
三、信息技术合理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方法
(一)科学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中的知识点后,再制作数学课堂上需要用到的教学课件,并在教学课件制作的同时,添加一些和教学知识点有关的拓展知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缓解期学习压迫感和紧张感,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主要是让信息技术辅导数学教师教学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信息技术引导作用的开发[3]。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知识点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找一些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和不常见的图形,在知识讲解时,播放给学生看,让信息技术辅助自己的教学。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且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多边形、菱形都是学生生活中不常见的图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视频或者是图形,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图形的多种多样,帮助学生开阔在数学中的眼界,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图形先有个初步的认知。这样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再对知识进行细分析、细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知道数学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主动去发现。
(二)结合信息技术制作初中数学课件
        虽然在新课改革中,要求教师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推动作用。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让信息技术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而且,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重自身教育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内容丰富且具有教学意义的课件,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丰富的数学知识。
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们习惯于用讲授的方法引入教学,在处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生也不一定能明白,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和动画效果可对重要数学教学内容(如概念)和现象进行展示,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如:笔者在讲湘教版七年级数学《平移与对称》这一节时,利用几何画板,平移、折叠图形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和比较变化前后图形的异同,从而非常直观的体会到平移、对称的性质,使得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演示与观察中得到突破。
(二)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潜质、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问题一般都来源于人们的劳动实际与实验,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引入新课照本宣科调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失去了听课的兴趣,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学习[4]。而多媒体课件以大量的生产劳动场景,通过视听信息、动态表现手段来展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撞击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激发出学生求知欲望,例如七年级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展示学生逛街买东西的场景,提出优选方案,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提了起来,自然引入并探讨出解题思路、步骤,课堂气氛和谐轻松。
(三)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增大容量
    在进行七年级数学单元复习教学时,我考虑到复习课课堂容量比较大,因为要归纳知识,强化例题教学,在教室黑板上不易展示这么多内容(书写速度也有限),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事先把有关内容在课件上做好,这样既可以进行知识归纳,又能够迅速展示典型例题。有些数学问题文字内容较多,书写占用太多的时间,对教师分析和讲解问题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制成课件可以把例题直接展示给学生,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例如七年级数学第五章,我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章教学时,利用课件就很方便地进行了展示,一节课下来,知识归纳成系统了,练习分层做了14个题目,很好的完成了教学。
    信息技术多媒体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我们的课堂,让知识的传授由抽象的语言传授到直观形象的场景或动画形式,既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能极大的提高我们教学的质量。当然,我们也要求要根据教学实际,既不片面的扩大课件的作用,更不能泛滥的运用,否则就走向反面。
参考文献:
[1]王增智.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做法[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08):9-10.
[2]王生银.关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J].学周刊,2018,0(9):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