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万芳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四川攀枝花617061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文化不仅仅有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念、语言等,还有数学的形成和发展,甚至还包括一些数学家和数学史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由此可见,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思考
引言
数学文化历史能够有效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与具体实践应用。作为一种自然科学与文明进步的产物,数学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高度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全面掌握,不断拓展与丰富数学知识与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实现数学教学与文化素养融合的不断完善与补充,对于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一、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现状
很多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在知识点教学中不够深入,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而忽略了数学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教研的角度来看,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学,忽视教学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教师故步自封,对新的教学理念、模式持观望态度,教师自身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会进一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导致数学文化无法真正与知识点相融合。随着应试教育被淘汰,素质教育走上历史舞台,很多教师正在不断尝试渗透数学文化,但由于该模式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际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标准。数学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数学语言、数学历史等,对学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部分教师过度重视教学本身,导致本末倒置,不利于学生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数学图形教学内容,合理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知识不仅有数字和公式,还包括各种图形,所以数学知识不仅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还具有形象性与美观性。基于此,在开展图形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图形知识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将数学文化渗透其中,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首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收集与图形教学相匹配的数学文化,以提高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次,在数学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体现数学文化的教育性和应用性,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以“圆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与“圆形”有关的小故事,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有关“周长相等,圆的面积最大”的故事,一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来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方面著名人物的品质
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其许多重要定理背后一定有着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或名人.例如,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祖冲之,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一生都致力于钻研自然科学.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七位,简化为3.1415926.圆周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涉及关于圆的问题都会用到圆周率,因此,圆周率的推算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古代,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能辅助运算,古人仅凭脑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七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计算与推理.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能巧妙地运用近似法将圆分割成多边形来计算面积.在计算圆周率时,他选择了一个正确的道路并一直走下去,通过总结前人的知识达到新的高度.他没有盲目自大,而是继续努力研究自然科学和机械,对天文学领域也有巨大的贡献.又如,莱昂哈德·欧拉作为知名的数学家,为近现代数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这是在他不断努力之后获得的成果.他一直在为数学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直到76岁后才停止为数学贡献.在枯燥的计算和思考中,这些数学家能坚持下去不仅依靠对数学的热爱,更多的是为数学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决心与责任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名人的事例和故事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让学生在他们的激励下努力学习或拥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渗透数学文化能达到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目的,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将生活元素作为渗透数学文化的载体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数学定理和知识点是从丰富的实际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作为数学文化的渗透载体,提高渗透的质量和效率。首先,教师要结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寻找与之相应的元素,并将相关的数学文化融入其中,使生活元素、教学内容和数学文化三者有机融合,如此不仅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其次,为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选择生活元素时,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达到提高学生感知能力的目的。以对称图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各种对称图形,有的学生说“井盖是圆形的”,有的学生说“电视机屏幕是长方形的”,等等。在得到学生的回应后,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具有对称美感的各种图形,如“雪花”“蝴蝶”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独特美感。
(四)课堂教学阶段,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
小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非常有必要重视数学文化的巧妙渗透。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方面的渗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核心和灵魂,它们渗透在数学的教学中,无处不在,它们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和思考。除此之外,在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在教学思路里引进一些名人解决著名数学问题的思路和进行运算的方法、数学趣闻、数学美德、数学精神等等。重点是要通过这些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比方说在学习“简易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顺带提一下“李白打酒”这一趣事:李白提着他的酒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问原来壶中有多少酒?这里就可以适当地引入方程的建立、方程的概念、建立方程时的思路理念等等,然后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自己独立的建立一个简易方程。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都不是很好,导致学生在以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吃力,不能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一些实际案例中,所以老师在数学课上渗透数学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在数学课上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0(51):7.
[2]陈光秀.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90-91.
[3]李纪飞,黄家硕.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62.
[4]王春丽.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5]唐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