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君志
郧阳区柳陂镇李家沟完全小学 湖北省十堰市 442500
摘要: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很大程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家庭作业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改革传统的家庭作业布置形式,激发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兴趣,发挥家庭作业的作用,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课外作业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策略,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真正做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
小学阶段高年级的数学作业不仅是促使儿童学习基础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儿童数学兴趣加以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的“题海战术”已不再适用,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要进行有效性的设计,并注重对作业的批改。所以,对数学作业进行创新性的布置拥有重要作用。
一、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作业有效性原则
1、课前作业的实践性以及引导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课前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如果预习作业仅仅停留在预习课本上,很难起到预习的效果,学生对这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很难产生兴趣,甚至会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应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在布置课前作业中,只要稍作引导,利用问题将将要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堂中,就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如圆锥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寻找生活中的圆锥体,并进行剖析,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圆锥体的认识,对教学起到良性推进作用。
2、课堂作业的基础性以及匹配性
大量的题海战术并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且会适得其反。为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坚持数量适合、难易适中、完成优质是提高作业效能和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抓住教本,落实质量。教材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内容,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要合理计划配套练习。教材中的习题较简单,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计划些与教学内容配套的习题,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深入。
3、课后作业的开放性以及巩固性
教材、配套练习等文本型的练习比较古板,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没有部分改编和拓展,就难发挥巩固、提升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适当改编练习、拓展形式、丰富内容、改变方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得到数学的思考与提升。一提到数学,人们马上和枯燥联系起来。若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作业有效性的措施
1、提高数学作业布置的目标性
数学应当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加以培养,因此作业形式需要取得创新突破。而这给教师提出了对作业设计整体质量加以改善的新要求。现阶段,对数学作业进行分梯度以及分层目标性设计已经大势所趋。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关于圆柱体的教学中,课堂作业布置分为几类测重点不同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题目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题目第一类型有关圆柱体面积,已知条件是底面直径和圆柱体高度分别为8厘米和5厘米。如果想做这样的一个圆柱体盒子,需要使用多少厘米的纸张?第二类问题是,一个长方形的纸张长度为13厘米,其宽度为9厘米,如果想用这张纸做一个圆柱体,需要配置多大的两个底面积?第三类问题是,一个圆柱体的盒子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底面积周长为20厘米,其侧面积是100平方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大呢?根据这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兴趣,在做作业的时候,也能更加有积极性。
2、优化作业布置设计的典型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相关作业是必须的,要围绕教学核心内容对作业题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注重作业布置的典型性,不能盲目提高或者降低难度。总之,课堂作业一定要与课时目标的条目“对口”,与课时目标的要求“对等”,充分反映课时教学目标中“识记和认识”“理解”“掌握”“熟练”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要求。就数学作业而言,应该注重题目的典型性,利用典型题目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表面积学习课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复杂多面体表面积分隔算法的讲解,并通过作业的形式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从而实现学生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际计算。
3、注重作业批改评语的激励性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融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作业落到实处。如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置学生的相互评价。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再次巩固,同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应发挥出自身鼓励的作用,通常教师的一个眼神以及表扬可能都会让学生在本学科中学习的信心迅速增加。教师可以将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作业粘贴到黑板报中,与学生分享,以此作为表彰,让学生产生一种完成作业的竞争感,提升对作业的重视度。
综上所述,作业的设置和教学环节是同等重要的,只有发挥出作业设置的作用,才能够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落实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在以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比较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练习,作业缺少开放性,学生对作业没有足够的兴趣,往往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完成作业,很难达到作业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宝.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30.
[2]蓝翠妮.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9(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