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议题式教学,让高三政治课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 王 璐
[导读] 议题式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超越。

        王 璐
        四川省广元中学   628017
        一、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议题式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超越。
        议题式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中心。不是以知识的获得为最终目标,而是通过强化学生的活动体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内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最终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议题式教学是优化复习课课堂生态的一种有效模式
        议题式教学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超越。
        议题式教学以活动为引领,打造活动型课堂,不是一种静态学习和记忆知识的课堂,而是围绕学科系列议题,展开多种多样活动来生成知识的动态课堂。课堂的整个中心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完成,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状态下,在自我发现、自我生成、自我探究、自我展示中完成。这样的课堂是主动的、生动的、活力的、高效的。
        三、议题式教学在复习课教学实践中的尝试。
        开展议题式复习课的基本环节:
        1.根据考纲考点,确定合适议题
        2.根据合适议题,设置真实情境
        3.根据真实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4.根据复习目标,拓展学习任务
        示例:文化生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必修三)
        【教学议题】点翠头面之争
        【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配四个小组,分组分配学习任务。
        两小组进行与议题相关理论知识的自学或合作学习;网上相关信息收集。
        两小组进行调查,一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二是进行问卷调查,了解00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状况。三是了解传统文化当代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发展的建议。
        【展示交流】
         1、考点介绍、构建知识体系的展示
         2、调查成果展示
        (1)学生展示了川剧变脸、皮影、四川茶文化;广元传统村落、千佛崖、麻柳刺绣、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等。
        (2)问卷调查成果展示
        分析了00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状况。
        介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的认知情况,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
        【设置情境】点翠头面之争
        知名京剧演员刘桂娟在微博上发布其剧照并附言:“这一头点翠头面,(传统戏曲中旦角演员所带头饰)80只翠鸟翅膀下的一点点羽毛,经过点翠师傅的加工,变成有流动光泽的头面,永不褪色……
        
        
        
        
        
        
        
        
        
        点翠,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里的一朵奇葩,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点翠头面”的微博发出后,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议。点翠所需的羽毛必须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能保证颜色鲜艳华丽。而每只翠鸟身上可供采用的羽毛仅有二十八根。再根据色泽筛选,每百只翠鸟可选取五至六只为上品,材料的淘汰比高达95%。制作两件凤冠需四百只翠鸟,那么所筛选翠鸟总数接近万只,数量之众超乎想象。
        一些演员认为,点翠头面是京剧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了“点翠”那还是京剧吗?不能只保护动物,不保护文化。生物链的断裂固然可怕,但文化传承的命脉断了,不是也很可惜吗?     
        环保人士认为,京剧服饰不能逆保护生态的潮流,翠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若离不开点翠,为了京剧艺术杀生,那就让京剧消亡好了。


        【教学过程】
        围绕“点翠头面之争”设计了四个问题:
        1、中华传统文化知多少——你眼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2、面对不同的声音,有人纠结:传统艺术与“翠鸟”,谁为谁“牺牲”?
        3、你如何看待戏曲艺术日益冷落的问题?戏曲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4、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改进点翠头面的制作工艺提出建议。
        【分组学习、交流发言】
        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小组内交流讨论,全班学生自主交流发言;
        教师及时点拨深化;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进行评价、点拨、补充、纠偏、归纳与深化。
        【总结归纳】
        首先由学生自主考点归纳整理,自建知识体系。
        再开展小组合作,总结归纳本课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最后,教师点拨、评价、补充、完善。
        【内化提升】
        反思内化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通过反思回答,促进学生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同时培养学生理性精神与创新意识,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创新者。
        一般设置有思维度、综合度较高的问题。促进学生准确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灵活调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拓展学习】
        此议题选用:(2019年全国Ⅰ卷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6分)
        复习课注重知识的整合、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基本考点,并学会运用和迁移,运用考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复习课中,必须开展拓展性学习,设置适当的拓展思考题,让学生充分体验高考真题。在高考真题体验中熟悉考点,体会高考题思维特点,掌握解题技巧,培养关键能力。
        四、议题式教学在复习课运用中的建议
        1.选择合适的教学议题,注意选题的有效性。
        议题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要符合高考导向,使议题有“议”的现实土壤;议题要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学科主题,使议题有“议”的理论依据;议题要与学生思维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科特色,使议题有“议”的思维价值;议题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使议题有“议”的引领意义。
        2.营造民主的探究氛围,注重思维的开放性。
        议题式教学“议”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围绕议题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积极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主动学习中去发现和生成问题,大胆质疑,产生疑问,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鼓励学生创新解疑,在自主探究中、在合作互动中、在交流思辨中、在反思整理中,激发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议”起来。
        3.建构体系厘清思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的本质是知识的建构。议题式教学最终一定回归到学科目标和本质,重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系列化的议题是载体,结构化的知识是主体,学科核心素养是生命灵魂。议题仅仅是撬动学科内容学习的手段和方法,而学科内容、学科知识最终内化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行为才是目的和归宿。
        4.精讲探究深思,多元组合提升品质。
        政治学科理论性强、难度较大。议题教学要获得高效,必须探究、讲授、思考多管齐下。一是对于主干知识要放手让学生结合情境问题,通过自学、讨论、展示等活动,进行多样有效的探究;二是要结合情境和问题,选择重难点、易错点、关键点进行精讲突破;三是探究精讲并重。
        议题式复习教学始终以“情境—问题—知识—思路”主线进行,既要剖析情境联系生活,更要思考问题、构建知识,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知识,生成答案,提高能力,培养情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