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红
惠安净峰中学
摘要:“互联网+”模式在中国教育中开展并实践,在这样的教育教学大背景下,教师需要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并且把握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有利作用,促进教育教学与“互联网+”模式的融合创新,促进教育教学以及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高。本文在“互联网+”善心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互联网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进行深度研究探讨,为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优化和创新提供经验和指导,致力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绩,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初中教育阶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教育;历史课堂;创新与优化;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与初中历史课堂进行融合创新的实际意义
将“互联网+”模式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去,是一种对于传统历史课堂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历史教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历史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样的模式能够在课堂中问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为学生更好地呈现历史,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历史,能够在这种模式的促进中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起来的历史课堂中,体会历史情感,培育历史情怀,让学生在“互联网+”模式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融合发展中受益,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促进历史思维的拓展,让学生在这样的模式和过程中达到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
二、促进“互联网+”模式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实际策略
1.利用“互联网+”创设历史学习情景
当前,情景化教学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并且大力提倡将情景化教学应用到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去。利用“互联网+”创设历史学习情境,符合当前教育教学创新理念,也符合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向。并且新课程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要求初中历史课堂达到“教与学”同步发展,此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是初中历史知识,通过历史资料,历史讲解,模型,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让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极具历史氛围和历史气息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将历史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大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且这种将“互联网+”与初中历史课堂相结合的模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对于课堂教学的限制,将历史知识带到学生眼前,将历史现象重现,学生跟随课堂步伐,能够有更好的体验感,并且也能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有利于增加学生历史情怀。例如在教学课堂《侵略与反抗》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准备一些影视资料,和博物馆现有的公开文献资料,当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片段,让学生体会当时的情景,或者为学生找到当时的图片和一些直观的数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民族英雄和其他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为民族觉醒所做出的牺牲,让学生对历史英雄产生敬畏,并且对鸦片战争整个过程和细节又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历史情怀,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利用“互联网+”对迁移教学方式进行优化
当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授传统历史教学影响,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的灌输,但缺乏知识的实践,学生不能良好的进行知识有效输出,没有自身深刻的理解,对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学生只是单纯的进行死记硬背,因而传统历史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历史学习兴趣,也使当前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但“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这种模式能够以声音和图像更生动的呈现历史事件,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目光和注意力,是课堂效率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并且以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结合与发展。例如在讲“新时代曙光”单元时,教室可以为学生播放《觉醒年代》,让学生去了解觉醒年代背后的历史故事,在电影观看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中国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对于追求真理的执着。教师在课堂上继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文化注入新力量这段历史提供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也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帮学生了解历史人物,铭记历史,也能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革命先躯的崇高理想,致敬中国共产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近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整个过程以及发展形成一个整体联系,并且有自身的理解和思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拓展,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利用“互联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互联网+模式有着自身的便利和优势,能够有效突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这意味着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互联网资源获得自身更感兴趣的,更丰富,涵盖面更广泛的知识,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更加个性化,自主化。同时,能够更加贴合新教育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室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历史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发放到学生自主学习账号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学习方向,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台进行个人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进行讨论和互助研究,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方式,同时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有关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和历史图片或影像资料,以及寻找江西井冈山上茨坪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和一些珍贵的公开文献资料文档,最大程度还原当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新道路的历史情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获取资源,也可以对资源进行扩充,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学生可以交换意见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历史思维。
4.利用“互联网+”促进提交作业方式更丰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互联网+”对于当前历史教育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导向,也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辅助。将这种模式引入到初中历史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情怀和历史核心素养。并且这种模式依靠互联网和当今科技发展的便利条件,无论是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内容和作业提交方式都得到了创新和优化。例如在学习《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一课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作业进行布置和提交。这一课本来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学生也可以对作业的答案进行小组探讨。例如钉钉,智学网,腾讯课堂等,学生可以从教室资料夹中下载本节课的课后习题,完成作业后,拍照上传到作业任务页面,老师,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批改指导,同时,网络所具有的便利性,可以让学生获得最及时的反馈,教室也可以将收集的作业再批改后,将优秀作业上传到“班级群”中,为其余学生提供参考,也对学生有激励作用,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学生作业完成效率提高,同时让学生的作业质量有较大进步。并且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互联网思维,让学生与时代接轨,符合时代发展大趋势。
总结
历史学科应该体现自身学科优势,发挥好自身极具故事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感,这时“互联网+”模式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支撑和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开拓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历史与人文情怀。这样的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历史课堂“教”与“学”的融合发展,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促进历史教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运达. 例谈"互联网+"思维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670(14):142.
[2]雷蜀江.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措施探讨[J]. 神州, 2017, 000(018):113-113.
[3]黄月华.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 000(0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