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舒云祥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舒云祥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很关键。面对目前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积极地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开放管理系统、加强德育教育和家校联合共育等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究
        一、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现状分析
        (一)在教学理念上的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一致的以考试成绩为准择,无论是在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如此。部分小学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教学方式单一刻板,只会通过模拟考试练习来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领导在教学管理上不懂得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让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教学成果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好的影响。
        (二)教学管理目标没有制定
        多数的小学还停留在以前的教育理念上,用成绩说话,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没有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单一。还有些许学校的领导虽然已经有了创新的教学意识,但是找不到科学的管理方式,一直在摸索前进,导致学校的管理还是不够合理科学,缺乏有效性,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没有以学生为本
        虽然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但是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今天,部分小学教师仍然坚持教师的教学地位,在课堂上依旧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兴趣爱好,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课堂不与学生互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少,不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等,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很差,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
        正确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可以提升小学教学的管理水平,提高小学教育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因此,小学的管理层领导应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改革教学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新课改改革的要求。要想更好地开展小学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小学教育管理的理念做引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此作为小学管理的前提。还要有相应的管理目标,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综合性较强,是各项工作衔接的更加自然,为了加强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学校的全部教师都参与,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
        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需要管理制度的支持,因次,学校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促进校风建设,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校园的氛围更加愉悦和谐,学生在学校可以快乐地学习,教师愉快地开展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转变教学管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管理,以教学目的为管理重点,就让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其次,完善教学规章制度,依法教学,包括对教师质量的抽查和监督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渗透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最后,建设校园的良好氛围,打造校园的文化气息,发展校园的教学特色,建设和谐校园。
        (三)开放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建设开放的管理系统,意在让小学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引进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他人的教学经验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小学的教育管理及时的接收最新的管理理念。
        (五)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渗透德育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和学生很少沟通和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低沉,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对班级的纪律进行维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外界环境。小学生的阅历少,身心都处于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容易混淆,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应渗透德育教育,教师结合日常的教学内容将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错误行为应及时的纠正,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六)运用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学校本身就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场所,但是在家庭中,家长的教育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一般情况下,小学生除了在学校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待在家中,因此,家长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多,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在学校学习期间,小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上开小差、打瞌睡,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说明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和表现,针对孩子的一些问题也要加以说明,然后询问家长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共同商量帮助孩子更好学习的解决办法。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学辅导孩子课下的作业;晚上督促学生入睡等,保证学生第二天学习的精神状态在线,这些都是家长在家可以做的。只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才能全方位的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很关键,它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初期阶段,倘若在小学阶段出现教学管理上的问题,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小学校园应加强对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增加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识,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地研究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控制教育问题的出现,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智力,2020(18):41-42.
        [2]王庚.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讨[J].新智慧,2020(1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