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教学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设想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 徐彩飞
[导读] 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都采用“2+1”课程模式进行教学

        徐彩飞
        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都采用“2+1”课程模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但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能力对大多数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所以,对职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程层面上加以重新认识。
        关键词:有效教学;校企合作;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
一、对现有“2+1”课程方式的思考和反思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不足
        我们仔细剖析从课堂上,学习通的内容,可以发现老师所教的内容对于处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是一样的,但其实这并不符合我们现代的针对性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特长,专业性进行划分层次。学生们处于不同的水平,学习到的却是同样的知识这并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学生来说,这也并不是很符合我们现在的专业水平。对于中职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案也更加十分不合理了。而且有关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专项提高的课程也并没有纳入中职生的教材课本。当中是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无法为他们奠定起良好的基础。有些课程的缺失在后期是一个十分致命的一点。无法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就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样的现阶段上,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也是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我们也需要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如果说教材课程不能与时俱进的话,那么就无法满足现阶段当中,我们中职生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加强中学生素质培养任务必须加急。
2.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充足
从专业性课程教学上来看,对于中职生来说,目前的教材教学是缺乏一定的专业性的,尤其是对于酒店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完全的跟进,要想适应这个行业的发展,必须要高速的贴近新的酒店企业的规划。如果说专业性知识跟不上现阶段的发展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无法学到最新的行业专业知识也就无法让学生具备适应市场能力的专业性的多余。这一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都是有着十分的弊端的,且这一类行业所需要的实践性能力也是尤为突出的,如果学校说,提供的环境在设备上、资源上,人力上有所欠缺,那么就不能提供学生全方位的培训。也不能模拟真实的酒店场景,为学生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的训练。同时,现在的教学往往大多数借用于多媒体的网络形式,这其实也不利于学生实行动手实践能力,因为网络上毕竟是虚拟的现实当中,很多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对专业性知识的认知不足,不能与现代化的市场上并肩而行,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在之后的发展。


二、对现有“2+1”课程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1.对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适当的对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删减一些老旧的课程、增添一些与时俱进的知识点。增加相关中职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实行专业性的课程安排。大量的开展一批专业性课程,例如针对就业服务,针对在岗人员的健康教学、安全教学等等,这些都是现阶段的中职生所需求的知识要点在时间方面,要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多去生活当中历练,结合课堂知识进行专项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更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课堂内容的能力。
2.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对于修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我们需要有个针对性的方案。既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也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我们要贴近实际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重新审核教学内容和方案,对于一些专业课程进行灵活性的处理,不能离开核心要点,我们是以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要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重视课堂结构的变化。适应现阶段社会的要求。
3.对课程教材的调整与改革
对于教材的改革变化,我们应该首先抓住学生自身的特征和特点以此为基础,制定日后的教材内容,从一开始的目录、注释到后面的课件、讲义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教材。使现在的教学内容,不再枯燥烦闷,而是充满灵活性生动性的,更能让学生理解书中的内容。
(二)对专业课程的调整与改革
1.对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就针对酒店管理,这一岗位进行解说。从前台到后期,其实这中间贯穿了许许多多的岗位职业。他们在酒店的运行当中,发挥着不可的作用,就像一个滚轮少了一个珠子都不可以。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要适当的调整和改革酒店业务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多多开设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完善学生自己的工作水平,也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单位,打破以往老旧的教学模版。确定专业课程内容后,我们在课时的安排上进行调整与改革,主要通过校企合作计划,打破现有“2+1”的课程结构模式。在前两个学年里使“校企交替培养模式”得以有效实施。
2.评价体系革新
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两部分内容。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因而评价体系不能再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中心。应该构建一个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中心的,综合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此,学生的评价体系应是多元的,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和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体现在不但应注重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评价学生完成职业活动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另外还可以把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评价体系的内容之一。评价主体除了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通过学生的自评,及学生间的互评,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行动导向教学中,由于教师角色的多重性,要求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应是多元的,包括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质量,及课堂外教师用于研究职业活动的特点、内容、过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形式等投入的精力、时间,以及教学效果。
结束语:所以.对职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程层面上加以重新认识。换言之,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而应该在课程、专业层面展开研究,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范畴也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应该是课堂和实训场所,乃至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梁银.基于有效教学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设想[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2,33(004):P.89-91,104.
[2]张萧.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设想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
[3]孙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研究——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