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观水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育英小学 524563
摘要:良好的德育工作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对学生的道德,政治以及思想各方面的发展指引方向。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工作相比于城市地区仍具有一定差距,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学习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村小学德育管理还面临了许多问题与挑战急需解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展开分析,探讨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相关管理效果的应对政策以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农村地区小学建立良好的德育管理工作,从而全方位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德育管理;挑战;策略;
德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帮助,因此在小学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德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德育工作能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帮助,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政治素养,因此相关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农村地区,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德育管理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针对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恰当的应对方法予以解决,才能保障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教学的顺利开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农村小学的德育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德育工作的日益重视,在农村小学也开始加强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力度。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教学资源以及思想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小学的实际德育工作状况并不理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家庭德育缺位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只依赖于学校,学校和家庭都拥有同样的责任,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许多农村家庭中,存在严重的家庭德育缺位现象。农村教育相比于城市,教育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育资源也不如城市丰富,再加上许多农村小孩大多数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导致许多学生从小就和祖辈们一起生活。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尽管学生们能在学校里接受德育学习,但回到家里以后,由祖辈们的思想大多数都有些封建落后,虽然会给孩子们灌输一定的德育知识,但这些德育知识仍较为片面,并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成长需求。此外,在大多数农村家庭中学生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也不够高,也意识不到对孩子进行德育的重要性,因此难免会在家庭中产生这种德育的缺位现象。
1.2德育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许多知识的认知也急需创新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在德育管理方面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创新的管理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但是许多农村小学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时,由于对德育的认识不足,因此往往会有一个落后的德育观念,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随着时代发展而导致的德育观念的更新与进步。此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生的思想也会对新的思想也会慢慢开始接受,学生们也会开始接受许多新思想,但是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并没有结合学生的思想转变特点来进行相关的教育改进。
1.3缺乏有效的实践活动
有效的德育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需要结合实践活动来加以促进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缺乏有效实践活动的现象,校方一方面是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德育工作并没有予以足够高的重视,导致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过于片面化,缺乏有效的实践活动[1]。
2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
2.1监管力度和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在农村小学进行德育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德育管理的监管力度以及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存在于农村小学中,是我国的许多中小学都有这种情况。
一直以来,学校和教师都更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难免会放松对德育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资源,信息以及交通等各方面的差异,再加上较为落后的思想观念,许多农村父母以及农村教师更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渴望通过提高学习成绩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走出大山。因此这种错误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事情,而德育是一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在管理以及开展上的松懈。
2.2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的限制
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并且大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许多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应该是类似于班主任或者是思想品德类老师该做的事情,这也导致相关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时,教师和学生的热情都不够高。此外由于农村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许多基础设施都不够完善,导致许多年轻教师不愿意前往农村教书,青年教师的缺乏也给德育管理工作造成了相应阻碍[2]。
2.3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形成德育管理的合力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合力,才得能够顺利进行,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农村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家庭方面的德育缺失显得格外突出。此外,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实施力度不够,再加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佳以及缺乏社会的有效监管,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管理的合力,这也是德育工作开展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3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建议
3.1提高德育重视度,转变思想认识
首先对农村小学而言,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之前,必须要对德育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而言,需要改变其自身的思想认知。让其认识到学习固然重要,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复合型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所需并渴求的。因此对学生进行相关德育工作有利于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行为上有一个正确的标杆,让学生学会自尊,自信,自爱,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3]。
3.2教育投入力度,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农村小学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时,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对德育教育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才能够进一步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着学生。此外,农村地区的除了教育资源不发达之外,教师的薪资以及招聘门槛等也有待提高,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力度,以满足德育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德育的作用。
3.3形成家庭与社会的德育管理合力
农村地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同样也会影响德育管理效果,因此,在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实施期间,要将家庭、社会的力量纳入其中,形成管理合力。比如说,针对父母外出务工难以兼顾孩子德育的现状,学校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创建家校交流互动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各项德育情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4]。
4结束语
做好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是德育的追求和发展目标之一,结合当前的教育管理情况来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携手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蒙绍波.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 空中美语,2020(2):350. DOI:10.12255/j.issn.1672-6677.2020.02.312.
[2]吴广宾. 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及建议[J]. 求知导刊,2020(13):87-88.
[3]凌小丹. 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现状及优化路径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5):117,88.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16.116.
[4]卢洪玉.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颂雅风,202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