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 朱子龙
[导读] 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微课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

        朱子龙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古城镇中心小学  161641
        摘要: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微课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特别是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微课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还能够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美术课程教学优势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美术;微课;应用优势
引言
        高新技术领域的繁荣助推了教学领域的更新换代,这就使得以教学短视频为载体的微型课程开始出现在教育教学之中,并受到师生的广泛追捧和青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相较于传统多媒体教具而言,“微课”具有内容精准完整、形式简短的特点,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又符合打造高效课堂的趋势要求。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微课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1.1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效率
        在网络大环境中,教育资源层出不穷,这也为教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模式下,各种各样丰富的教学信息充斥到网络环境中,并开始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师在学生构建的丰富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的资源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成长的需求进行思考,选择网络中的优秀微课资源,从而在优秀资源的指导下,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指导的效率。
        1.2以丰富的形式以及精简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注意力
        “指向性弱”是以往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虽然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较来说,小学美术课程对小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根本无法做到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全部都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传统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时间短暂。而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的应用则可以很好为教师提供支持与帮助,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制作一些播放时间在五到八分钟或八到十分钟的教学视频,并以学生们所喜欢的形式播放,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够完成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1.3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材是获取教学信息、捕捉教学资源的唯一渠道。虽然伴随着课程改革,美术教材逐步实现了优化和调整,但是如果仅仅依赖教材开展教学,仍然会让课堂陷入单调、枯燥之中,信息容量不够,严重束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丰富和拓展。而“微课”的运用则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广泛地信息筛选,增添美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丰富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提升能力,强化效果。
二、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1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技巧,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来讲解,并在视频中配上字幕,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生动、活泼、简洁的语言,促使他们听懂。以版画教学为例,版画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的材料较特殊,平时生活里很少接触到,教师以往进行讲解时会占用很多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

对此,教师教学前可先制作微课视频,把课程需要的材料、注意的事项都放入视频,在教学中先给学生播放视频,通过视频不断给学生强化重点和难点知识。在学生观看后,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版画的制作技巧,帮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学生完成视频观看、学习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把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3]。教师在讲解“四季的色彩”时,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制作形象的微课,表现丰富的情境,如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等,并配上适合的音乐,让学生体会每个季节独特的美好。另外,创设微课情境,有助于充分做好课前引导,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四季色彩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也变得更加活跃。
        2.2应用微课资源,因材施教引导
        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微课是教学资源的载体,能够将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穿插到课堂引导中,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尤其是针对美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在美术教材中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素材进行指导,从而让美术知识不仅停留于课堂的基础引导中,还能够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因此,在教学的开展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素材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分析,录制一些与学生素质提升有关的微课,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并在探究中完善教学的素材。学生在教师的精准推送后,将更利于契合自己的人生发展的需求探究,并在结合教师推送的素材学习探究中获得素质的提升。例如,在讲解《鸟之王》一课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鸟之王的形象,并确定它的外形和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美好情感,并帮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开展教学指导中,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美术素养的影响,很难在课堂中消化相关知识。于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微课资源,帮助学生观察鸟的形象,并传授一些有关的素材要求学生思考,从而在丰富的微课资源中,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在与情境有关的素材中进行思考探究,继而解决学生的困惑,让学生充分理解百鸟之王的特点,并绘制出来。
        2.3利用微课优势进行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小学其他教学课程有所不同,小学美术是一门具有极强直观性的课程,且通过美术学习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带去更为强烈的刺激,而同时微课也具有这一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图文并茂以及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法和视觉表现形式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很好的丰富学生审美感受[2]。例如在教学山水画的活动中,美术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我国著名山水画大师所做的画作以及其相关资料,例如近代山水画大师齐白石与其代表作品《虾》《蟹》《牵牛花》以及吴昌硕及其传世作品《天竹花卉》《紫藤图》《杏花图》等等,通过以上内容的播放不仅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计划走,还能够给予学生一定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结束语:
总之,“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效的总体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打开传统思维的束缚,结合自身实际、教学要求进行“微课”功能的选择和应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更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对教师而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将“微课”同传统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也要借助“微课”,完成对自身的精准定位和查漏补缺,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质效。
参考文献:
[1]钱承芹.泰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1):101-102.
[2]余巧元.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8(11):137.
[3]屈文玲.论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8(54):172.
[4]王欢.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11):128.
[5]王传蒙.论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7(14):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