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强业红
[导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

        强业红
        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第四小学   238100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小学美术课程必须关注学生良好个性中创新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百折不饶的精神的形成与培养。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美的追求以及勇于实践,直面挫折的教育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个性是创新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外出学习心得,个人认为可以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过程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多元评价引导实践几个方面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活动     创新实践能力   观察
  一、创设情境,并留有足够的想象及交流讨论时间
        创设富有意境的情境。例:我在上人教版二年级美术《蜻蜓飞飞》这一课时,制作了一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个意境的形象化Flash动画,蜻蜓从远处飞入,落在荷花上。同学们一阵惊呼:“好美啊!”课堂气氛得到了高潮,优美的画面,唯美的情境立即把学生带入到这堂课中来。在作业实践阶段,我打开被遮挡在后面的黑板,一幅荷塘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此情此景,我开始循循善诱:“现在大家开始画出你心中的小蜻蜓,让你们美丽的小蜻蜓飞到老师的荷塘里来。”
        人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会互相比较,这时明确小组内评述自己作品的美,让同学们在评比中改进自己的作品,教学时相机指导构图及配色。因此,构图复稿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平时的接受式教材设计中的时长,这样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充分考虑时间分配,并不追求每节课都有作品上交,可以多节课完成一幅,还可以将素描构图与涂色修改分节次进行。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个性,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以包容开放的面貌对待学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表现个性的强烈欲望,从而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促进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对于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问题的学生,要鼓励肯定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方式,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创作表现。在人教版三年级美术课《叶子上的小血管》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校园的操场边,自由组合小组,互助学习制作拓印叶脉,制作叶脉书签,全班学生不但学会了制作拓印叶脉,而且还有许多女同学把在校外学到的一些纸工制作也教给其他同学,同时,同学们大多使用的是枯叶,学会了欣赏自然之美,爱护环境,自觉爱护美,最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与大自然亲近,既能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又能使小学生获取一种感性的语言,可增强个性培养的成效。
三、开放式教学示范,进行启发引导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示范模式,进行互动开放的示范,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示范教学之中。示范重在启发诱导学生,主要示范那些能启发学生想象、张扬个性的地方。如《瓢虫的花衣裳》这一课,我在教学示范的环节,边说谜语的谜面边示范,学生们根据谜面,头脑中立马现出一只小瓢虫的形象,在根据老师的示范,马上能画出一只可爱的小瓢虫来,在画出外形之后,我又启发学生说,老师画的这只瓢虫没有漂亮的花衣裳,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用你喜欢的花纹来打扮打扮它,给它穿上美丽的外衣。下面的小朋友立马激情高涨,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纹样:大树,花草,星星,月亮,太阳,小动物,小圆点,各种花纹,五花八门。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提前录制好小视频或者微课充当示范环节。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对于需要展示的细节部分,学生也可以看得更全面。我在《蜻蜓飞飞》这一课当中,播放了提前录制的剪纸小视频,避免因当堂示范小细节的时候,学生看不清楚。
        除了视频或微课示范,也可以课堂直接示范,通过与学生互动形式来完成。在上人教版《下雨啦》这一课时,我首先自己示范了两个在下雨天行走的小朋友,然后抛出一个问题,下雨天,小朋友会用什么来避雨,教师给小朋友添上雨衣和胶鞋,剩下的部分让学生来添加,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幅画。我对于学生充满想象力的想法给予了肯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大胆的添画,并请其他学生来交流讨论,在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辅,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淡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个性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的个性通过美术作业展现出来后,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业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首先安排学生自评,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的机会。在自评时,我经常这样启发学生:“你认为自己作品令你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例:在《对称的美》这一课教学中,我启发学生“你的作品与大家都不一样,真厉害,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作品的意思吗        ”你为什么用爱心图形排列来表现灰色的烟呢?学生很高兴地解释说:“我剪得这只小鸟它的名字叫胖鸟,它的妈妈带了食物飞回来了,正在给它喂食,这个家是一个爱心之家,烟囱里都冒出了爱心,这幅画的名称叫《胖鸟的家》,我用对称的形式表现了房子和左右两边的树木,这样会显得很整洁。”通过教师的鼓励引导,学生就会把自己作品中最闪光、最具个性的地方表达出来,有时美术课就恰恰因为学生的这种个性表达而精彩。  
        其次,让学生来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其他学生说出最喜欢别人的画哪方面,觉得哪个地方不够好,如果改动,怎么修改。同龄学生在一起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还知道怎么改进,便于学生们对于本课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共同提高。
        最后,教师的评价尤其重要,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小学生的作品充满想象、充满憧憬、生动活泼,教师要看作品的本身是否来源于学生的内心有着学生自己特有的想象,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是否与众不同,展示每个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讲述自己作品的内容,并给予积极的肯定。正面来评价学生作品,多讲优点,也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任何一件作品总有一丝闪光的地方,不吝啬任何一句赞美。
        综上所述,新课程明确提出了尊重和保护人的创新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创新培养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理解配合也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同时需要学生多学多想勤学苦练。
        

        参考文献:
        [1] 李亚雯。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J]。 祖国,2017(02):252。
        [2]《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
        [3]《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互联网资源
        [4] 郑茜:《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万方数据
        [5]《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互联网资源
        [6]《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新浪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