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刘高峰
[导读] 小学生应该从德智体美劳这些方面全面发展

        刘高峰
        济南市历下区燕翔小学  250014
        摘要:小学生应该从德智体美劳这些方面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体育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使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发展。但是,人人生而不同,大家的身体素质不可能一样,所以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为了强化学生的身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课程的效率,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本文将探讨分层教育的积极性与局限性,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强化小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小学体育;实践研究
前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教育事业也在快速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育,小学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由于不同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各有差异,所以为了照顾到每个小学生的身体情况,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发展,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再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促进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就是分层教学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一、分层教育的积极性与局限性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健康发展,相比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结合了时代发展前景,更加新颖,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效率也更高。不仅如此,老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我,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师生关系自然而然进一步得到升华。分层教学之所以是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不同,每个层次都有适合这个层次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得到老师表扬时更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分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老师和学生之间虽然没什么矛盾,不过,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多少少会有点摩擦,高层次的学生可能会有优越感,瞧不起低层次的学生,甚至欺负嘲笑那些低层次的学生。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在中间起到调节作用,化解摩擦,减少矛盾的产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严格对待高层次的学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多鼓励和表扬低层次的学生。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一)制定分层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身体情况来划分层次,老师再根据各个层次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学进度,学到知识,增强身体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要求,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尽量让学生独自完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对于中等和低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对其多多帮助,但是也要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能力。
        比如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能力比较强,老师可以给他们定制比较难实现的目标,提高运动难度,以此来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更加上进,不产生自负心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的人有足够的实力但是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应该安排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他们的实力才能真正展现。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身极其不自信,觉得自己实力差,导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不愿展示自己,所以老师应该为他们降低体育活动的难度,只要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项目就行,并且要多多鼓励和表扬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的实力才会有所提升,身体才会得到锻炼。根据不同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的身体都得到锻炼,身心健康有所发展。
(二)适时单独辅导,提升体育水平
        受小学生本身身体素质和学生生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很深,并且自身身体素质很好,体育能力很强,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门或多门体育运动,而有的学生可能连基本的体育活动都不达标。面对学生如此大的差异,老师如果袖手旁观,那么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肯定会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种现象,采用分层教育方式是其中一个方案,更重要的是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比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辅导他们能够独自完成一些基础运动,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辅导他们完成一些高难度的运动,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在各种挑战中提升自身能力。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通过举办运动会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在竞争中发掘自身潜能,提升体育能力,不断突破自我。
(三)关注学习过程,完善评价标准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可能会进步也可能会退步,所以,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学生的成长规律,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让学生保持稳定增长。为了检验学生在某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不断激励学生前进,提升自身实力,老师应该每过一段时间就对学生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中掌握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和效率。考核的标准也应该采用分层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的标准也应该不同,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不能脱离学生的最初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最初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而且不能单方面从学生的考核结果来断定他这段时间是否努力,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为学生树立自信心。更不能脱离学生实情,一味把他们和优秀学生对比,打击他们的内心,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分成多个层次,再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跟上教学进度,还能最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佳.浅议体育教学中“草根”课课练的操作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4(14):15-16.
[2]高辉.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J].考试周刊,2018(98):113-113.
[3]朱兴旺.分层教学法对于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势分析[J].祖国,2017(19):247-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