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缪栩栩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缪栩栩
        苍南县宜山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趋于素质培养的新教学模式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体育教学人员,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资源来提高现有教学工作水平,因此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可见一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提出四点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理论实际相结合以及选取大量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办法来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阳光体育;教学设计
引言:大量实际情况调查结果以及一系列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小学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场景中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总体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点:首先是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对体育课程的实际开展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课程经常被文化课课程学习所占用,尤其是在天气不好的日子,体育课经常会被自然取消掉;另外一方面,体育课程相对时代发展的步伐还相对比较传统落后,校方组织意愿不强烈,教师始终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成绩的评价及输出反馈也过于简单等等。基于以上背景,在新课改的框架下帮助体育课程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方向性地引导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并且在教学框架下有效协调各方从而起到激励评价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课堂的开展过程当中,相关教师就需要认识到科学目标设立的重要性,主要考虑重点有以下几点:首先,体育课程设置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是否存在益处;此外,该体育课程开展能够对小学生长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产生正面影响。换句话说,体育教师应当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集中内涵体现。每次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针对教学大纲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有效教学。比如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场景当中,从多个方面出发来制定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符合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引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从而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水平。
二、巧妙利用体育器材,丰富学生体育活动
科学选取合适的体育器材进行辅助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接触各种体育运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伴随着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体育器材以越来越多的种类走向人们的视野,从而为体育课堂呈现形式多样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这种背景下,相关体育教师应该对于体育器材的研究使用加强认识,并且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创新出更多符合人们需求的体育器材,从而为体育课程的质量提升奠定现实基础。

以跳绳这一运动项目为例,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不仅仅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及积极性,还能够创新这一简单的运动形式,通过为传统单一的运动项目增添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又如对于胶圈这个比较常见的运动器材,我们可以利用他让学生一起玩套活动目标、网圈接球、赶圈穿梭、撒网捕鱼、踩双圈接力等多样化的体育游戏,这样一来,在使得胶圈这个小小的体育器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精彩的体育课堂。
三、丰富体育游戏样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
体育与游戏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可小觑,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展开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体育游戏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上体育课的轻松、快乐,也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为学生融入更多更精彩的体育游戏。记得在一次体育课时,我就带领低年级的小学生玩了一个“跳蚂蚱”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我先设定一个起跳点,每组的两位同学都是面对面的蹲下,紧握对方的手,我出简单的数学题目,如3+2等于几,5×2等于几,学生算出答案之后,根据自己的答案一起跳出步数。在整个跳跃的过程中,两名同学不能分开。这样的游戏,很欢乐,也很简单,帮助学生锻炼了身体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融入精彩体育故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新课改的今天,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基本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更重要的融入一些体育精神,体育素养,让学生形成更积极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的体育综合素质,实现多元、个性、全面的发展。而体育故事的有效融入,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其落到实处。例如,我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就经常利用课前或者课下的几分钟给学生讲一些体育界的名人故事,如郭晶晶“无敌”称号的由来过程,从中让学生对郭晶晶充满敬佩感的同时也能够向其学习更多的精神品质;又如邓亚萍打乒乓球的故事,让学生看到她的坚强、勇敢、不放弃和执着……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体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鼓舞,这就为他们更好的展开更多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结束语:综合以上论述,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意识到新时代下的体育教育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时能够始终将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指引,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得到教学方法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本文主要提出了三点建议以提升体育课堂的科学有效性:即开发并积极使用各种体育器材,在传统体育中增添更多的游戏趣味性,添加很多故事情节丰富的体育内容。与此同时,教师群体也需要充分意识到现如今体育教学的限制,新课改也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目标与视角,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创新各种体育教学形式,为学生长远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温瑜珍.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环球慈善,2020,000(001):P.1-1.
[2]付相杰.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
[3]杨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1).
[4]徐立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初探[J].中外交流,2019,026(038):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