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满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地位在不断上升。在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存在体能方面落后的问题,为了有效的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初中教育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践经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度低的原因,基于此,对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参与度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者起到部分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 策略分析
前言:初中体育教学的原则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重要指导方向,不仅能有效提升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让学生更加从容正确的看待生活中的各项事务。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当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活动质量和效率。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度低的原因
1.1 学生主动参与低
学生参与初中体育课堂的主动性低下,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一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老师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当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从而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2 教育内容单一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一直都存在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化的情况,比如教学工作质量的评定,很多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并且对学生开展的质量评定工作,这不仅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也使得教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1.3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依然是课程开展的主体,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要的地位上,教师仅是单方面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者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很难实现师生有效沟通,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有效的体现出来。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
(一)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体育课程,教师员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当中,首先应该重视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进行有效的把握,为了有效的提升初中体育课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取向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安排。首先,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安排课程时,首先应该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这样才能有效的将教学活动制定的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体育教师还可以根据现阶段学生体育学习心理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最后在体育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提供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当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理念相符合之后,学生的兴趣就能有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平等交流平台,跟学生做好朋友,打好关系。与此同时,教室也可以注重自身个人魅力的打造,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这对于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1]。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校园中,体育课堂教学之所以会出现不理想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并且拉开与学生的距离,时代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产生厌恶的情绪,在开展体育课堂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教学的地位,让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自身对体育产生兴趣。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教师的讲解言听计从,再加上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个人意识,开始出现叛逆心理,长时间的运用,这种的教育方式最终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2]。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更多的重视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讲授,在教学中,重点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训练,从而导致教师逐渐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参与性的重要,使得最终的教学质量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体育教师应该对当前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升级和优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在课堂体育项目过程中,应该重视将体育技能与知识技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此一来,就能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涉及的内容更加的全面,也使学生自身的兴趣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其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时,还要注重式教学形式,一定要丰富多样,从而使教学内容开展的更加生动有趣化。比如教师在开展篮球投篮相关的知识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开展投篮,对抗比赛的形式,在比赛项目的激发下,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参与度就能有效地调动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更好的激发竞争意识,在竞争意识的驱动下,体育课程的参与度和自主性能有效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在“在玩中学”,使得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3]。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课堂的氛围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形成很大的阻碍。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度,从而为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铺垫。其次,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开展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这也有利于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韦雪棉.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C]// 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2020.
[2][1]胡毅强.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 亚太教育, 2020(1):66-66.
[3][1]俞建欢.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策略分析." 下一代 000.002(2020):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