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若薇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莫村镇中心小学
摘要: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它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功能等联系有效连接,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实现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口语添加了一份动力,将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简单化,有利于其英语语言表达流畅度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口语表达/有效性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意识的不断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而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书面教学也早已不再是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对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也是素质教育要求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素养势在必行。其也作为当今社会最受推崇的基本素养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要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现状为核心,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出一切能够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而目前对于学生口语表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它将学生思维的关键点连成若干条线,再通过学生恰当的语言表达有将这些线汇成口语表达所需要的面。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是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和清晰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有力支撑。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去,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阅读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回答问题,拓展口语表达的思雄深度
在口语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口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目前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中心,设计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总结思维导图的系列问题,将每一个具有独立意义学生的独特性展现在其思维导图的设计中,进而形成其特有的英语口语表达语言思维。为其能够创造出一个完善的语言信息加工系统助力。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口语训练时,教师应该将有利于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引导给学生。例如在“What does he do?”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及句型。进而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捕捉到本节课中不同类型的学习信息,以便制作出符合个人特点的思维导图。使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英语口语表达思维模式。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仅仅让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制作思维导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不允许这种自己摸索的教学模式的。所以为了使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效果大会到最大,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小组讨论的教学环节。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互相成长,互相进步,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想要成为的职业用“What does he do?”的句子流畅地表达出来,而后将不同职业类型的句子将思维导图进行表达。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有力的支撑,使他们形成一个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写作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训练,拓展口语表达的内容广度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本身就是对学生手脑合作能力的一种锻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对文本及思维等关键信息的提取设计思维导图,同时又将学生的思维导图通过书面或口头的语言表达完善呈现。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然而要达到这种培养目的,就必须要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导图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课堂中,就应该加强对学生思维导图设计的训练。再出示写作题目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图示或言语示例,激发学生对自身事宜的精准联想,为其打开写作思路,从而达到由点到思维导图再到写作实战的面的顺利进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自己找英语作文中想要表达的点,他们可能对这些店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位,进而导致整个作文的叙述时不流畅,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漫画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等对学生加以引导,打开她们作文表达的窗户。如在写作“My day”时,教师出示实例漫画等,将漫画中出现的关键点列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训练,进而指导学生将思维导图中出现的有效信息用言语表达出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起集思广益,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和能力更加完善,将其想要表达的点扩展成面,激活其清晰的语言思维架构。
三、主题式口语训练中进行发言的训练,务实口语表达的基础结构
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光靠思维导图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将思维导图上展现的东西转换成合理的英语语言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口语训练。而无论是思维导图的训练还是口语能力训练,都离不开英语学习赖以生存的基础,词汇。如何将关键信息汇成点,其对于词汇量这一前提条件的要求必不可少。词汇的发音、结构、用法等直接决定口头或语言表达的质量,并限制着其思维的深度。比如在“Ways to go to school.”的教学中,师生共同将“ways”作为思维导图的主题,才可能有后面“bus,plane,taxi”等一系列有关出行方式的词汇,学生才能联想到有关这些名词的大小、颜色、特点等词汇,进而创造出一系列的优质言语表达。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其思维发散的能力。从而使英语口语的课堂更加生动,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的有深度。
结语:思维导图不只是教师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工具,更是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学习的工具。它将复杂的英语内容清晰地梳理开来,将学生杂乱的思路一一梳理,将其语言思维中繁杂信息的关键点提取出来,以文本的形式展现,使学生有一个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口语表达。将学生怯于表达的心理转化为敢于表达,大胆地尝试各种新颖的语言表达情境并且形成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众所周知,表达是语言学习的最佳工具,只有迈出表达这一重要的步伐,学生英语的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学生只有敢想、敢讲、敢写,其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加强思维导图的介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前提,他们才有可能运用这种方法掌握英语口语表达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刘洁.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口语综合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 2019.
[2]舒伯刁.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 2019.
[3]巫露英.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能力[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1):P.12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