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李莎
[导读] 近些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

        李莎
        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也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使之越来越完善。而且,在当今这个注重素质教育的时代,传统的那些以教师为中心的“灌溉式”教学方式也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对于很多小学英语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语言能力等等。但是,由于英语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型的语言,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不足或其他的一些原因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它,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采用个性化教学法,这样既可以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人文理念不断更新,核心素养指导的教育方针不断贯彻下来,从目前的教育成果来看,核心素养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具有导向意义,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核心素养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更,当今时代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修养、法律意识以及家国理想等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核心素养是教育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有几十年的教育历史积淀,但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一直没有完全在教学工作中落实,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也没能彻底体现出来。按照核心素养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小学英语教育想得到更进一步发展、不落后于时代,就必须紧跟时代教育革新的脚步,发挥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积极主动地构建更加完善的个性化教育体系。
        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16年我国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该框架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但核心素养框架并不是空中楼阁,而应是构建在我国先前教育教学改革上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双基”、“三维目标”以及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这三个阶段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特有的轨迹和路径,并产生了我国特有的课程思想和理论。“双基”是指“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是教学大纲目标范畴。三维目标主要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是内容目标范畴。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正是“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表现,所以三维目标是对双基的传承与发展。而核心素养属于学生所要达成的成就目标。而只有在教学大纲的引领下,通过学习学科内容,学生才能达成所期待的成就。因此,核心素养框架并非是对“双基”和“三维目标”的全盘否认,而是对他们的继承与发展。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框架应分为三层,其中核心素养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该框架的最高层,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双基”为基础,以“三维目标”为手段。
        2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
        2.1教学对象分层
        在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为了更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不要太明显简单地将他们划分成A、B、C组或者是优、良、差组,教师可以采用隐晦一点的方式进行分层,如,对各组的命名教师可以私下里询问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里的人物的名字,根据这个去命名,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之间因为各组命名而产生落差感,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方便我接下来的写作,以下简称甲、乙、丙组)对不同组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不同,要求甲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具有自主性并且对英语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对于这组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尽量扩大他们的英语视角,让他们成为阅读、写作以及口语方面的尖子生。要求乙组学生有简单的英语基础,并在英语方面有一定进取心,虽然他们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也得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对于这组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帮助他们打好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将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他们的英语水平有所进步。至于丙组学生大概都是由一些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不自觉的学生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他们,不仅需要重新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需要向他们传授学好英语的方法,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激起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更好让啊他们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培养他们在英语方面的核心素养。
        2.2运用思维导向式阅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思维导向式的阅读方式就是把阅读变得更形象化,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也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种转变,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也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升记忆的效率。例如:Unit6Howdoyoufeel中,针对重点句型教学可以让学生先找出关键的单词,然后通过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如:Ifeelhappy或Ifeelsad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找出关键词happy、sad,然后让学生把曾经学过的单词通过思维导图的知识网络进行梳理,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曾经学过的单词重新进行记忆,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向式的阅读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把分散的单词和句子进行归纳和总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可以把每节课或是每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分类,进行整理,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思维导向式的阅读方式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判断推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渠道的阅读素材,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使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能从中挖掘文本深层的含义,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2.3拒绝照本宣科,灵活教学
        按照核心素养和个性化培养思想的指导,小学英语课堂要更加注重学生英语交流互动环节,而不是一股脑地灌输一些死板的语法知识,如发音规则、词性、句型等。尽管简单的语言规则和常见的句型等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英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但完全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改变灌输知识给学生带来乏味感这一现状,如通过英语电影角色扮演、观看教学动画等,这样生动的课堂往往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再者,为了让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常会提示解题技巧,这种做法实际上让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的机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并不大。对此,在日常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不给学生提示解题技巧,让学生主动思考,也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确定最终答案。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还能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学会沟通合作。
        结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逐渐把思维导向式的阅读方式融入进来,这是我们教学方式的一大突破,也是新课改的实施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图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惠贞.浅谈小学英语个性化教学[J].名师在线,2017(2):19-20.
        [2]王悦.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教学[J].科教文汇,2019(9):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