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化教学,建构高效小学科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冯炽恩
[导读] 小学科学课堂本身的意义就是让小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

        冯炽恩
        广州市化龙镇东沙小学  511434
        摘要:小学科学课堂本身的意义就是让小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通过了解书本上这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来认识身边的事物和有趣的现象。由于素质教育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强调小学科学课堂不应该仅仅是让小学生片面地停留在科学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更应该使教师通过科学课堂让小学生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在教师科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将问题设计精炼化、将教学目的明确化、将提问任务化和问题创新化。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小学课堂;高效
前言:基础的科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小学的科学教育更是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有着启蒙的作用。因此要想小学生更好、更高效地学习科学这门学科,教师就必须通过一些手段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毕竟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问题化教学就是这样一种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更是一种可以让小学生高效学习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小学教师应该好好地运用问题化教学这一方法,建构高效地、愉快地科学课堂。
一、问题精炼化,不宜过多过细
        问题化教学,是构建高效小学科学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首先最应该注意的便是这些问题的合理性。问题的设计应该紧贴科学课堂的主题,千万不能将问题设计的纷繁复杂,同时要注意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过于复杂的问题会导致小学生一头雾水,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搞不明白;太简单的问题又会让小学生失去积极参与问题讨论的热情,而过多的问题会让小学生顾此失彼,往往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变成全军覆没,一个问题也没搞明白;问题过少又可能会导致一些原本该了解的科学知识没有有效地传输给小学生。
        因此在设计问题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把好这一关,问题的设计要做到紧贴科学课堂的主题,严谨合理,问题的多少则是能反应课堂的内容即可。例如在学习《水和空气》这一课中,教师应该把问题的设计着重放在水的状态以及水的用途,延申出关于液体的问题,还有空气的各类属性问题,延申出关于气体的问题等。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精炼而具有代表性,能很好的总结课堂的内容。
二、目的明确化,注重探究结果
        教师要明确科学课堂的目的,科学课堂除了要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更希望能让小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通过应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解决一些生活中力所能及的问题,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小学生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更要明确课堂中应该以小学生为主体,问题化教学就是要教师引导小学生去思考问题,将解决问题的空间最大化地留给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参与实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在注重小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小学生带着问题最终通过实验、努力思考所探究出来的结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小学生学习认识小动物这一课时,教师应该明确小学生学习此内容的目的,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身边的这些小动物,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形态、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等,然后对这些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思考,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思考将小动物进行归类区别等。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让小学生高效地掌握关于小动物的知识,通过探究结果,更能培养小学生对其他小动物进行科学地认识。
三、提问任务化,引导倾听学习
        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以小学科学书本为基础,教学设计应该首先符合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师在问题化教学过程中,还要适时地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在小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引导,确保小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思考,为小学生解答问题中的难点。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小学生对问题有深一步地探究和思考。
        教师同样应该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疑问,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对学生大胆的想法进行肯定或者引导学生的思考回到正确的轨道。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认识植物这一课时,可能很难理解植物其实也是会进行“呼吸”的,小学生可能会疑惑:明明植物不像人类一样长着鼻子嘴巴,却还说植物也会“呼吸”。这时就需要教师在问题化教学的课堂中,通过做一些具体的实验,让小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植物确实是会“呼吸”的,并及时地为学生解释这一现象进行问题解答
四、问题创新化,保持探究激趣
        为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问题的设计不断进行创新。除了新颖的问题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景,这样的话小学生在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中更容易进入问题然后开始探究问题,小学生也能更高效地学习科学知识。例如在小学生认识四季这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带小学生观察当下季节中的特殊现象,通过观察当下季节的现象,让小学生直观地进入到问题情景中,和其他季节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来认识四季。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巧用问题化教学,可以建构高效地小学科学课堂,让小学生在问题化教学中,更有效、更愉快地进行学习,并且能够培养小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施问题化教学,则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问题的设计需要严谨而又合理,且目的明确,紧贴课堂主题,教师需要在问题化教学中及时解决小学生的疑问,引导小学生正确思考,教师更要不断地创新问题化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小学科学课堂更高效、更生动活泼有趣。
参考文献
[1]黄施红.利用问题化教学模式建构高效小学科学课堂[J].科普童话,2019,(07): 57.
[2]冷秀英.构建高效课堂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J].原创文章,2019,(06): 288.
[3]李明举.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小学教育,2022,(3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