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道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猛硐乡中心学校 663603
摘 要: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未来信息技术也会占有重要的比例,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已经提高了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相关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钻研,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本文从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探讨,然后重点讲授怎样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策略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各行各业,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今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相关教育部门正在加大对其的教学力度,也给了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机会。
1.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较大差异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地区并没有完成信息技术的教学,这也就会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足。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小学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接触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任何的知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操作电脑游刃有余,并且还能够使用电脑进行学习。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且有着过大的差距。
1.2 学生本身接收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有限
信息技术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并且知识点较为散乱,所以要想可以熟练地操作计算机,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身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悟性,但是目前由于学生接受计算机的机会较少,而且接收信息技术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计算机学习。所以想要让信息技术能够被学生接受并且进行良好的学习,还需要教师去重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相关教师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授课时要注重操作引领以去让这些学生高效的学习知识,而对于另外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需要教师详细地讲解去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知识。
2.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了解不足,对其感知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了解也较片面,所以相关老师需要创新授课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以此来吸引他们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独有的优势,准备一些符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特点的多媒体材料,例如图片、视频、实例等,这些丰富的材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加地了解信息技术,同时在展示图片视频的时候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
2.2 小组合作,培养信息技术的计算思维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有时遇到一些问题时凭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此时老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他们进行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计算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助于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实际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模式有利于帮助他们快速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且促进他们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云南省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中第二课中的《修饰通讯稿》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查询,然后在课上进行分享并实地操作,这样自主学习的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住课堂上讲的内容,也可以让他们对结论产生的过程有一个大致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更加透彻地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2.3 增加实践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在以往的授课方式中,老师更多的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讲课的过程中采取填鸭式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比如,在学习第4课《天气预报的发布》时,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进行表格的制作,进行实践操作,但是实际情况确实教师照本宣科,将书本上的基础理论进行描述。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无法进行实践,真正的掌握技能,还会对课堂产生排斥心理。因此相关教师需要多为学生增加实践机会,在讲授这节课时,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然后自己进行简单的演示,随后让他们进行操作,在发现问题时可以随时向老师进行提问。如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操作能力,在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中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2.4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内容相对于一些年级较高的学生来讲都非常的枯燥难懂,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的信息教育一定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去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小学阶段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评价,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深入地探究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让他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进行相应的创新实践。最后,教师在对学生所做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时要肯定学生的作品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自身作品的不足之处,从而让学生在下次进行信息技术的创新创作时能够根据自身作品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 结束语: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相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改进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效率,以此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会存在不少的问题,老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最终得到适合学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建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点滴体会[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20 (5) :186.
[2]茹丽娜,王玉.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J].黑河教育,2020 (8)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