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孙华芬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孙华芬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教育体育局 6555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实现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究,分析了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调了情境教学这一良好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三个方面传递了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初中信息技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重要性;实施策略
前言: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新课标的出台都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是未来时代的接班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人物,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者,想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直至找到改进教学的最佳实施策略,使自身的教学不断科学合理化,从而不断提高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是转变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是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手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不受重视
        传统教学观念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导致在各类考试中都没有见到信息技术的身影。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方面,也经常将规定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时长缩短,甚至还出现了直接将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挪给其他课程用的情况。这些现象都反应了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不重视,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时候也只是敷衍了事。教师没有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不用提什么教学效果了。
(二)教学方法单一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在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要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信息技术教材上的内容将知识点讲完,然后再用计算机向学生们演示一遍。这其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对此感兴趣,是否能够消化这些知识,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低下。既没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也没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来。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故事情境———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想要科学合理地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借助故事情境,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并强化所学知识。比如,以“文档的修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描述一个这样的场景:小丽的外国朋友请她帮忙制作一份文档,文档要求得体美观,充满趣味性,其中不仅要有中国传统的字体格式,还要有外国朋友能看懂的艺术英文字体。对于这一活动,学生随即展开思考,开始设计。这样一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够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为教师今后的操作教学奠定殷实的基础。
(二)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想要科学合理地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为学生们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的能力。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性非常强,所以如果不能够在课堂上引入趣味性的知识,那么学生便很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入,开展趣味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等实际特征来安排一些学生们会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们通过思考和交流进行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这一平台收集一些有趣且有教学意义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出,并要求学生们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仅能够积累更多有关计算机的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散和开拓他们的思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课堂提问进行设计的时候,其问题一定要是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的开放式问题。
(三)现实情境———解决问题,提升素养
        想要科学合理地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懂得为学生们设置现实情境,以不断提升学生们的专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以“幻灯片编辑”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在为学生们制定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整个制作过程中切分成多个部分,如我的简介、我的学习情况、我的日记等等,然后将每个部分作为学习任务分给各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思考与谈论,根据要求来完成任务。最后,再将每个小组的完成结果结合起来,从而完成网站的制作。再比如,以“安装与卸载软件”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在分析任务、制定完成任务过程的时候,学生们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完成任务,以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还应该建立合理的任务评价体系。对于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小组成果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教师最后进行评价总结,至此完成整个教学。
结语: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将会对学生今后的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致力于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凯.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 空中美语,2020(3):477. DOI:10.12255/j.issn.1672-6677.2020.03.441.
[2]胡文芳. "情境-任务"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思路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4):86.
[3]刘美玲.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34.
[4]龙玉林. 情境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分析[J]. 文渊(高中版),2020(5):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