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韦胜秀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韦胜秀
        宁波市姜山中学      浙江宁波:31519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分组
        一、实验教学设计要全面化
        高中是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提高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重点了。高中生物知识包含很多实验性的知识,虽然高中教学的客观环境不能使学生把所有的实验都亲自动手做一遍,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少数几次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使学生通过为数不多的实验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因素,通过合理有效的安排,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实验教学的目标主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的接受者。实验教学的开展要严格贯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任何的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所以,对于一周有限的生物课来说,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参与其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
        关于实验教学的设计,我们应该从三维目标的不同方面来分析,知识目标是通过汇演教学,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实验将生物理论的内在性质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巩固;从能力目标上来分析,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多学生对于生物都有一定的曲解,认为生物知识的应用是生物学家的专利,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学生就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从而降低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从情感目标上来分析,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通过实验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这三个目标,确定具体有效的教学环节,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教学安排。


        二、在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做好分组实验的准备工作
        在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明确实验小组的分工,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做好实验准备,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完成。预习不是简单地浏览课本,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了解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的重点难点、实验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等,使学生对实验应达到的结果和所用的实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在预习期间,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指导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内容进行预演,培养实验课的骨干。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拖沓、不动手或假参与的现象。在实验前明确小组内的分工,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学习。例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和分离色素的主要操作步骤,引导学生熟悉实验的流程。学生概括出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的主要步骤是:称叶、去脉、剪碎→研磨→过滤;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主要步骤是:制备滤纸条3-4条→同时画出滤液细线3-4条→纸层析法分离。然后在小组内明确以上各步骤的负责人。教师再提出“本实验所使用的丙酮、层析液有毒且挥发性极强,应如何安全使用”、“画滤液细线时,为什么要等滤液细线干后,重复画2—3次”、“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能否触及层析液,为什么”等问题,让学生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理解实验的重点难点,知道实验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反馈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且能够促进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来讲,教师要在教学之前进行教学设计,但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通过实验后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有效的完善。教学是双向的过程,无论是在授课过程还是评价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在相互促进、提高,通过学生的情况反馈,教师可以完善教学方法,而通过教师的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身的错误与不足,同时通过教师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促进自身的学习发展。对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要本着激励性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要尽量全面,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等等,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进行鼓励,通过激励性的反馈,保护学生的创新想法。由此提高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维持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结论: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培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非常大的功效,学生根据合作学习培训在合作中会尊重别人,塑造了口语交际训练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有益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扩展和聪慧火苗的迈进,可以加强学生的主体观念,使学生真实变成教学主题活动的积极主动参加者。老师学好管控,充分运用策划者、引领者、合作者的作用,只要这样,课堂才是生动的,只有这样,课堂才算是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姜涛.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37.
[2]曾刚.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模式及创新策略研究[J].才智,2019(03):137.
[3]刘丹.关于实验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26):130-13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