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徐里相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已经不断重视农村小学教学。

        徐里相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沙头镇花坦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已经不断重视农村小学教学。近些年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核心转变成了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发展性,引导学生开展主观能动性的探究是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农村小学已经开始提成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学习问题,并通过实践研究和小组交流师生互动来得出结论。嗯嗯,由于小学所学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教师,也已经开始将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且是大班上课使得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很难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引导教学,就使的很大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要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科学实验中通过实践获得科学知识。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小学教学条件都不允许,很多农村小学都没有科学实验室,对一些教学内容所要求的实验设备也很缺乏,因此教师往往无法通过建立实验模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引言:实践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能够自主地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归纳理论知识,才能充分帮助他们理解科学文化知识。针对于此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利用生活实际中的一些器材当作课程资源,建立简易的科学模型。在教学内容上,要善于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根据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结合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注意事项,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在小学教学中拓展课程资源的方法策略,以期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参考。
一、学校课程资源
(一)利用多余的学校教室,布置科技活动场所
首先,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恶劣,没有多余的教室用于教学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平常用不到的教师作为科技活动场所,购置一些实用性较高的设备或科技模型,供学生参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主观能动的兴趣。
 (二)营造科技教育氛围,开辟科技教育基地
农村小学要善于将学校的角角落落都布置成激发学生热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科技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探究意识,比如学校可以将一些实用发明简介做成海报,粘贴在学校走廊等场所。
二、校外课程资源
(一)家庭资源
1.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表率
除了对新奇的东西很感兴趣之外,善于阅读和收集相关的科普读物也是最好的例子,要鼓励孩子自己挑选科普读物,在家里建书角。
2.家长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在乡下,田间地头可以成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地方。在乡村环境中,父母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事种植、养殖等活动,并且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
3.课程中有的实验活动需要在校外较长一段时间完成
例如,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制作生态瓶,这需要家长的引导与配合,所以家长也要参与进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自然课程资源
(一)利于开展种植、养殖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教学必须要充分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从而让他们形成探究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的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善于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如在科学课荣涉及的一些小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后自行实践,不仅可以节省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知识
科学课是一个大课堂,科学课的教学不必全在教室或实验室里,乡村的户外也是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乡下有自然景观,有农庄、林场、农场等,以其中的动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研究,将其作为科研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持久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探究成果。比如研究“多种植物”,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农场、林场等地去寻找植物的踪迹,研究植物的种类。
四、开发教具学具
(一)利用实物学具
实物教具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广泛,也是随手可以利用的教学工具。针对农村小学缺乏科学实验仪器和教具等问题,可将生活用品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或科学实验中,促进科学教学的开展,提高教学效率。学“声”时,我们以鼓、尺、筋等物品为教学用具,让学生操作,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的高低、慢与何相关等。我们可以把自行车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来学“简单机械”。
(二)自制科学学具
教师要充分的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需求制作教学用具。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制作教学工具时,要善于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农村的小学生对一些简单的生活实践已经有了基本的实践能力,因此很容易学会操作,教师在制作教学用具时,就要善于从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中运用资源来解决问题。比如,科学课中“热对流”的教学内容,可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水层温度测试仪”,可对不同水层温度进行测量,便于学生理解热对流现象。可让学生准备小漆桶、橡皮泥等,再利用学校的铁架台、温度表、酒精灯等实验设备,设计出一套学具“水层温度计”。当你学“光是怎么走的”时,利用家中水力发电剩下的塑胶管,把弯管和直管组合起来,制作出“光的方向测量仪”;学“时差”时,利用废弃的茶叶盒和手工制作的时差表,再利用茶盒盖的转动,找出世界各地的时间,制作出“时区查询仪”等等。
结束语: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充实与整合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觉,使课堂更生动有趣,能使科学教学顺利进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的真谛,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精神。科技教育不可能只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性,农村有许多可以开发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寿建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及策略[J].科学课:小学版,2009(07).
[2]陶礼宾.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2(16):25-26.
[3]祁玲英.农村小学科学课程中利用乡土资源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