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焦建
[导读] 伴随信息技术发展,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渐成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焦建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三里校区,江苏泰兴225411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发展,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渐成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上,信息技术所起作用极为关键,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重要的初中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理论知识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不足仍有存在,影响了教学效果。微视频的应用,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充分的调动,使其积极于教学活动中投入,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策略

        在我国众多领域,信息技术均获广泛应用,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可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并使文化传播范围有效强化。针对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也相应的称谓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内容。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对其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意义。伴随新课改深入,初中信息技术需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打破,并重视微视频这一新型方式的的应用,以保障和促进信息课程可获良好教学成效。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存在问题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对相关理论予以掌握,同时还需对实践环节予以充分的重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却对理论知识的讲述过于看重,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无法满足当下教学需求[1]。而且,纯理论教学,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私自将网页打开或是玩游戏等行为经常出现。即使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感兴趣,但因缺乏实践,以至于其很难良好掌握。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诸多困扰,打击学生信心。这些问题的存在,均局限了信息技术课程效果。教师需对有效教学策略予以积极探寻,以正确引导学生,并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
二、微视频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意义
        其一,采用微视频教学可令课堂氛围由沉闷转为生动活泼,而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学兴趣的激发,并可促进其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欲望,以对知识点予以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掌握,促进学生自主性提升。
        其二,在教学中,教师对微视频的及时引入,可将抽象的知识予以直观呈现,从而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促进其知识掌握,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其三,微视频的导入,教师可将重点知识融入其中,并于网站中上传,学生可经由移动端,不限时间与地点进行视频的观看,使学生的碎片时间的充分的利用,有助于其知识点的巩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其四,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部分学生有应付考试、机械学习的心理,这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逐渐丧失,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微视频的使用,可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于信息技术课程中予以微视频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创建趣味课堂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面对新兴事物时,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而对于复杂难懂的知识,则会有畏难情绪,缺乏探索精神。对此,教师可对学生这一性格特点予以把握,并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以降低教学难度,同时予以趣味性增加,以吸引学生注意力[2]。教师可对课堂上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予以PPT或是教学动图制作,并在课堂上经由多媒体予以播放,以酷炫的动图,予以有趣画面的构成,以将学生注意力紧紧抓住,并激发其学习欲望。如“word文档绘制表格”这一内容,教师可先经由微视频对“绘制表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用途、优势等予以介绍,令学生对于其重要性有初步认知,以激发其救治欲望。随后引导学生自行进行表格绘制,并将提前业已录制好的微视频内容向学生进行播放,让其明白其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自己动手时的误区有所了解,以及时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相关的知识不再仅局限于理论,而是通过实践予以掌握。
(二)以微视频对教学内容予以丰富
        呈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在互联网平台上,有许多优秀的专业老师将自己所总结的优质教学内容予以上传,以供其他同行进行参考和学习[3]。在10~15分钟的短视频中,教师对教学资源与信息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可令学生于短时间内对更多的知识有更为全面的学习和掌握,丰富了学生的见闻,而且多种教学资源搭配,予以全新知识形成,可使枯燥的教材内容以更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和他那就的兴趣。
(三)以微视频予以学习能力的提升
        经由微视频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获提升。微视频辅助教学可使学生将之视为一种辅助资料进行学习,同时提高其自主进行学习资料搜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4]。比如说学生的预习时,可以借助于教师所录制的或是精心挑选的微视频进行,在完成所任务目标后,学生可对已掌握的、无需再次观看的微视频内容,予以跳过,并直接进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以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较为困难的部分,或是心中存疑的内容,学生可反复观看,或将其记录,与同学或是教师进行交流,以获得及时的辅导。这样的方式,不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锻炼,同时也实现了个性化教育。
(四)对完整的反馈机制予以建立
    为对最佳教学效果予以追求,并非所有的课程均会结合视频展开教学,部分学生会持有排斥态度。对此,教师需充分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对于微视频教学的接受度,以及分析其建议,依据反馈意见进行微视频内容的调整,以确保学生可于此种教学模式中融入,同时教师可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内容于互联网平台上上传,以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并接受其专业角度的反馈意见,去糟粕、取精华,推动微视频教学成效的最大化实现。
四、结束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具体的教学环节,予以微视频使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主动探究能力,同时及时接纳反馈意见,做出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实效性,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甘志福.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17(19):161-162.
[2]张建伟.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甘肃教育,2020(05):74.
[3]王宁. 探究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102.
[4]魏学仁.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0(31):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