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芳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吉隆汉塘小学 516351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国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所谓的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其基本内在含义包括了国家概念的意识和民族意识,其特别强调个人修养、浓厚的民族情、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乡土观念等传统文化的观念。俗话说得对:“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基本出发点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让孩子时时刻刻关注民族伟大复兴大业,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关键词:爱国情怀;教育;小学生;培养
一、小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具体现状简要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和一些基本做法
作为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得到很好的落实的,比如很多学校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这是我国小学每周都会持续进行的一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小学生都能在奏唱国歌时做到立正、敬礼这些最基本的礼仪。这是现阶段我国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做得比较到位的一点,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培养了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小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主要问题
根据一些数据调查显示,仍旧有小部分学生不知道国歌的全名叫什么,还有小部分学生是不会唱或者唱不全国歌的,更别说让这些同学知道五星红旗代表着什么了。比如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激昂,是我们中华儿女在民族最危难时刻发出的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的体现。但是一部分小学生不会唱或者唱不全国歌,无论如何都是现阶段教育的一种缺失。
现在小学生在物质文化方面基本上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还是存在着不足的,并且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需要给予正确的家国情怀的引导。现阶段受到国际上各类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也会把一些不恰当的观念灌输给孩子,总是把一些欧美国家形容得如同“人间天堂”,在各方面都优胜于中国,甚至觉得外国的月亮都是比较圆的。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也是不利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
另外目前一些电视台播放的抗战“神剧”,其实也是严重影响着我们小学生的,这些“神剧”很容易让小学生对中日战争存在错误的认识,被电视剧里面一些夸张的剧情迷惑了,错误地认为当年中国的抗战取得胜利是非常轻松的事情,这就使得我们的小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错误的理念,这是不利于他们家国情怀的发展的。
二、小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存在着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存在于部分小学生的观念里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的重要阶段,精神文化建设对个人的文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如今的世界已经俨然成为了“地球村”了,全球各地的文化冲击与交流是并存着的,中华民族文化因为一脉相承的原因时候收到外部部分国家的“仇视”的。由于“拿来主义”的原因,那么外部不好的东西会混进来了,小学生本身就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东西所迷惑,中华民族文化如果的不好很好的宣传就会有被淡化的危险。并且随着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部分的小学生片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甚至对外来文化产生了“仰慕”的思想倾向,盲目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直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在追求物质文明建设的今天,精神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了,因而助长了我国小学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由于这些思想的形成,所以有些小学生变得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根本没有家国情怀。
(二)学校对德育工作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的忽视
虽然现在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还是占据着无可取代的位置。种种因素造成很多学校对爱国主义宣传这一块的忽视,前面讲到的虽然现在的小学每周都有升旗仪式,但是仅仅只是这样而已,并没有进一步的教育。现在的很多学校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学业分数的高低,德育工作一二十应付式地完成,更加别提家国情怀教育了。
虽现在的教育主管部门也一再强调力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学校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还是把学生的学业成绩放在了首位,分数还是衡量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家国情怀教育虽偶尔有被提及,但是始终都不是重点。对于学生而言考场就是战场,各类考试可谓是“硝烟”满天。由此造成的学校工作重心的偏失,学校只追求教学质量而选择性忽视了部分德育工作的进行,再这其中家国情怀教育往往是被选择性忽视的。
三、如何把家国情怀教育有效地开展起来
(一)针对学科特点,将家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其实小学生最实际的爱国行动就是学好各门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要让我们的学生明白他们的学习并不是只为了个人将来的前途,更是为了将来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我们在学科教学同时要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首先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到校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和意义是什么,比如可以以少年时代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名言和他的一些爱国事例为例子,引导我们的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把这志向在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时付诸行动,这样就可一箭双雕,既能让学生把文化科学好,也能把家国情怀灌输给学生。
(二)在校园文化宣传中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时刻保持着的,如果我们的小学校园中时时刻刻都沉浸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我相信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爱国情怀教育一定会开展起来的。
比如学校可在校园四周醒目的地方张贴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具体事迹以及一些爱国的标语和名言警句,久而久之,家国情怀教育会在我们的学生心理绽开最美的“希望之花”的。
四、结语: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发扬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让中华民族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不被淘汰,并且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的小学生今天努力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为了个人将来的前途,更是为了将来可以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的国家在这个复杂的国际形式中不再重蹈清末被欺凌的悲剧。因此,家国情怀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心中装有国家和民族,真正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考文献:
[1]乔天宇,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政治参与意愿——“家国同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见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付咏燕,刘思姣,毛章妍.关于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表现的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