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英
贵州习水县习酒镇临江小学 564622
摘要: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一直是教育事业中难以攻克的一道难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逐渐从物力、人力上得以完善。然而农村基础教育中教育观念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传统仍旧阻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明确教育观念之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接着对农村小学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应对之策。
关键字:农村教育;家庭教育;小学教育;全面发展观
一、引言
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倡导下,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是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是培养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的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平衡之处,比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城镇教育和农村教育之间,不仅是教育资源上的差距,而且在教育观念上还存在不可磨灭的差距。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在最需要家庭教育辅助学校教育的关键阶段,家长的教育观念现状及相关对策。
二、农村小学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分析
(一)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不均衡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城乡不均衡,在生存和安全需要尚未满足的农村地区,这样的基础性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由于上一代父母对教育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是不明确的,即使我国在大力保障农村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利,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对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远远不够。国家和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障义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引入一些远景教育,然而却忽视了对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换代,那么农村小学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匹配就导致了最终的畸形状况。
(二)对科学的教育理念淡薄
教育理念淡薄与家长文化素养水平是有密切关系的,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一般指的是家长所接受过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熏陶。这两样对于农村的一些父母而言是极为欠缺的。他们的视线一般着眼于当下学生的读书认字,或者考试成绩,不知道何为素质教育、何为全面发展的人、何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等,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家长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因此在这样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环境下,科学的教育理念“进不来”,学生的发展处在“低谷”。
三、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对策探讨
在以上对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现状的分析后,我们注意到教育观念缺失的部分家长,在经济水平没有根本性改善的前提下,难以对自家孩子的教育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支持。因此本小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策略探讨: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要论起重塑农村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还得依靠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农村的学校可以看作是农村通往外界的一道门窗,学校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负责教化群众,把先进科学的知识和见闻分享给广大的群众百姓。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承担起主要的教化作用,增进学生家长的教育重视程度。
(二)发挥学生及班主任教师的主体作用
除了在宏观上要求发挥学校在增进家长教育重视程度中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发挥学生个体以及班主任教师在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把家庭教育的观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力量来影响家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家长的重视。为了能使学生学业的顺利进行,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的创建,感受学校的氛围和教学理念的熏陶。在此过程中,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校的教学活动讲述给家长,听取家长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反馈和建议。
(三)坚持用科学的观念引导人
所谓坚持用科学的观念引导人,指的是比如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家长重视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自由发展,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只有让家长了解到学校的教育理念,认同并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科学教育观念引导人的作用。
(四)注重树立榜样的带头作用
注重树立榜样的带头作用,指的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家长树立成班级甚至是学校的榜样,让其他的学生家长进行学习模仿。这样一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便可更加容易接受学校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指引,在提高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同时,也增进了教育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极其有帮助的。
总结:本文对于农村小学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已经从现状和应对策略两大点进行了探讨。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只有通过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来带动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才能突破家长教育观念淡薄且不科学的壁垒,只有发挥学生及班主任教师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沟通的纽带作用,维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全方位运转,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建华.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知识文库,2021(04):9-10.
[2]苏君阳.“十四五”时期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策略选择[J].中国民族教育,2021(0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