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铀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个人想法,并且主体意识也在增加,身心健康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本篇文章通过分析一些校园活动与孩子身心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小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活动;心理;健康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很多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已经学会了使用手机进行上网看信息。因为孩子的身心还在成长,没有评判是非的意识,自己的思想会受到来自网络风气的影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现阶段进行身心健康的教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并且通过调查能够发现孩子的情绪对心里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可以让健康教育的工作更多的进行。
一、开展课外活动,培养阳光心理
阳光心理包含着乐观、快乐、积极向上、以及感恩的状态并且根据专家研究会发现快乐积极的心态能够让孩子的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老师们可以在校园生活中开展一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释放调整自己的心理压力,转变自己的不良情绪。例如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才艺展示,这时的孩子会十分兴奋,有的孩子想要跳舞,有的孩子想给同学们弹吉他,有的孩子可以要唱歌等等。但是这时老师会意外发现班级的角落中有一个孩子,她什么都不想去做,也不想加入到活动之中,这时老师通过与这个孩子进行交流会发现孩子很不自信因为自己什么才艺都没有才会感到不开心不高兴。这时老师可以问孩子你在家平时都会做什么呀?这个小朋友可能会说自己在家会喜欢玩玩具,有的时候会把玩具拆掉但是又会很快的组装起来,这时的小朋友不在不开心会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的擅长说出来。老师可以把握住机会夸奖孩子,你好厉害呀,还会组装玩具,这就是你的特长呀,你可以给其他小朋友进行表演呀。这时孩子会特别开心,并且会准备表演,同时在表演之前老师可以先给小朋友进行鼓励,让孩子变得开心自信,拥有成就感。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是非心理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高年级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时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让孩子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老师们应当帮助孩子们辨别是非对错,让孩子们有正确的判断意识,能够明辨是非。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参观农户、干农活”的实践活动,近距离地感受了农家生活。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看到自己平时吃的青菜的生长过程,并且能够指导农作物的成长方式。还可以让孩子们亲手种植物摘植物,并且老师们可以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辛苦么?孩子们会肯定的告诉老师,辛苦!这时老师可以把握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教育。
大家都觉得这么辛苦,平时辛苦种菜的爷爷奶奶更加辛苦,你们在一些课余时间会看网络新闻,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些人去庄稼地拍照,你们觉得对不对啊?这时孩子们会很好奇为什么拍照不对,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庄家是农民的心血,大家都去庄家把土地踩坏了,农民的辛苦都白费了,你们说对么?孩子们这时会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并且会让老师放心自己不会这样做的,不会让老师失望。这样的活动就培养了孩子的是非观念。
三、开展家校活动,培养创新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们除了日常学习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了,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有着直接的影响。家庭和学校互相组合对孩子进行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老师们需要重视和学校的组合进行活动,让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例如老师们可以开展一次家校联合的活动,并且进行活动可以通过让家庭把家里一些不需要的物品等等再利用,做出一个工艺品,并且看看那些作品最有意义,最美观,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个活动需要孩子们与父母一起配合共同完成,集合父母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想法大胆的施工,最后才能够完成一件优秀的作品。有的家长和孩子会用一些废弃纸盒搭建一个塔,有的是用一些架子做成一个找房子,老师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的作品中挑选出十个最优秀的作品,在走廊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发散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让孩子们爱上动手实践,能够影响孩子的终身学习。
四、在游戏和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小学阶段进行心理健康的学习从游戏和活动作为切入点,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入手设计多种多样的小游戏吸引孩子的兴趣。比如可以让孩子们猜谜语,进行角色扮演,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这样的课堂氛围会变得轻松融洽,彼此也能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老师们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授课,比如为孩子们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都能够加入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之中,增加自己的身心体验。可以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孩子能够参与其中,感受到人物的心路历程,面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沟通。第三点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评价讨论以及沟通,通过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并且通过与同学们的沟通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沟通短板,善于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长处。最后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用语言或者一些活动让学生自我体会并且不断的成长为自己充电。
结束语:总的来说,心理素质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现阶段人才的选拔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关键运用,校园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应对应试教育,同时还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才树立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家长与学校互相配合十分重要。通过心理健康的课程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并且健康教育需要脱离课本,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个性也有着不同的差异,老师们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进行正确的引导,适当的为孩子们开展家庭学校活动以及交流活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孩子们快乐健康的长大。
参考文献:
[1]章田义.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文汇,2018,000(001):P.25-26.
[2]龚丽燕.有效进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000(008):50-50.
[3]郝爱民.浅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活动课的组织与开展[J].科普童话,2019,000(046):P.151-151.
[4]刘帮芬.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初探[J].当代旅游,2019,000(009):P.1-1.
[5]黄祥凤.通过游戏活动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魅力中国,2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