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 李爱萍
[导读]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李爱萍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中心小学   
        
        【摘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好习惯,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要求   言传身教   自信   评价
        “孩子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基于对这句话的理解,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先让学生明确要求,再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并在培养自信和激励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明确要求,让学生学有依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是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学习上,我要求学生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并且用心地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我要求学生要有端正的生活态度,并且用心地去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班,在第一节课,我都会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上课铃响,拿出书本和笔盒,开始口算。2、上课时做到手放桌面,不玩东西。3、腿放地上,不乱动。4、腰挺直,坐端正。4、管好嘴巴,不乱说话。5、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6、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站直站稳。这样,先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再通过具体的做法,慢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言传身教,让学生学有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因此,我满怀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班上有一名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常常搞小动作,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利用他的这个特点,我经常利用课间与他聊天,了解他的心声,了解他的思想,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后来,他变了:上课不搞小动作,能听课了,课后还与我聊天,还主动与同学聊天,也积极参加课间操了。班上的其他同学,看见老师这样对待这名留守儿童,也跟着主动地与他交流,还经常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这样,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长期下去,我们换来的是学生的改变,将会让学生收获良好的品格,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培养自信,让生学有兴趣。
        自信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的非智力因素。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在教学中,我不断鼓舞学生,培养学生的信心。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先站稳挺胸,再响亮地回答问题。在“爱种子”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要求在小组协作建构环节,每人都要发言,而且表达清晰。而在小组汇报中,我会轮流抽小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班上有一位同学,父母离异,学习成绩差,只有20多分。我了解了她的情况后,与她进行了一次谈心,帮助她调整好心态,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帮助她树立学习的信心。还让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她,不但教给她知识,而且帮助她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后来,她的学习兴趣浓了,成绩也提高了,她非常高兴,表示以后要更加努力学好知识。
        这样,学生的信心强了,学习的兴趣也浓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四、激励评价,让学生学有动力。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动态过程。有效的课堂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四(5)班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采取小组长给组员打分,大组长给小组长打分的方式。每天每项满分是5分,每天满分是50分。一张表记录两周的情况,每4周奖励一次,奖励总分在前15名的学生。


四(5)班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 (姓名:        )
评价内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
按时上学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自觉使用文明用语                                           
不追逐打闹、不爬栏杆、不爬树                                           
两操认真                                           
升旗庄严、唱国歌响亮                                           
不乱丢垃圾,主动捡起垃圾                                           
早、午读认真                                           
        通过这样的评价,不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而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下去,班级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以人为本,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每个教师的重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长期养成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养成教育,狠抓养成教育,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小学时代:教师》.2012年11期.刘峻岩.
[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以秦皇岛市青云里小学为例.作者:刘鹤.教育经济与管理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