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 曾汉俊
[导读] 在长时间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场景中,情感培养在小学语文写作学习中的缺失很容易被相关教育工作者所忽视

        曾汉俊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文祥小学
        摘要:在长时间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场景中,情感培养在小学语文写作学习中的缺失很容易被相关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目前实际小学语文写作学习中的情感培养研究视角还相对比较局限,使得课堂上相关内容学习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现状有较大的差异。只有少数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写作技巧并且能够通过文字表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通过一些逻辑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探究将情感培养融入小学语文写作学习当中,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情感培养
引言:情感从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外界事物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情感的抒发能够自动在人们内心出发强烈体验。作为义务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小学学习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以及情感表达对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对学生们长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极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幼儿的心智未发育成熟,缺乏对于外界事物准确真实的认知,脑海中也没有产生关于价值观、世界观等概念,这种情况下,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幼儿正确的思维训练就至关重要。但是,小学生尽管在年龄、自控力等方面没有足够的优势,但是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却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并且帮助其独立人格的形成,进一步地帮助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方式的全面形成。
一、情感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们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然而他们学习时也很容易被周边环境因素所影响。同时,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理解还比较局限导致其不能轻松地进行情感抒发,这种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帮助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日常工作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将学科在生活中的指导应用性作为重要的教学指标,并且重点关注对于学生们情商的培养。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们更能感受情感表达,在提升学生们语文素养的同时可以开拓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引导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并且提升其语文表达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是一种正面强化的学习心态,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开展语文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让学生们保持愉悦的心态和良好的额求知欲才能积极调动学生们习作的动力与提高语文习作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情感培养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意识。

所以老师们要激发课堂上学生们的主动性,创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引导学生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引导学生们主动体验学习的习惯,教师在这方面应把握好教与学和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们的情感素质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们语文教学中语文习作的能力。教师尽量不要过分依赖教材和课本,有效提高学生们的习作能力的方法是让学生们从现实出发,结合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并巧妙的运用角色互换或是经常播放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教学欣赏等等新的教学方式。
(二)实现生活化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神经,引发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在语文课堂上课后的习作人物中迸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写作热情。过于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还是不利于学生们,尤其是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毕竟他们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语言表达能力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要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进行充分的激发,尤其是激发学生们对写作的兴趣,还有保持学生创作的热情与动力。教师们尤其是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们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和开设学生们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不断的疑问和认真思考中开展语文习作学习任务。不断的在疑问和反思中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习作教学
学生通常来说都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语文文化学习来说,学生会本能地对那些未知领域的知识产生一种内在的探索欲望。基于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充分地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来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性探索。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能够激发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优化自身的认知水平,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其想象能力。
(四)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习作教学
无论在什么教学活动中,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故而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诱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兴趣作为一种正面的情绪,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索与认识,也只有让学生充分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全心投入到习作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的能力水平与习作的教学活动相适应,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体验。故而通过兴趣情感教学进行语文写作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情感教学能够对小学语文写作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写作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内在素养。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写作学习的实际教学场景中树立起良好的教育理念,积极尝试并且运用情感教育这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掌握并且迎合学生们的心理偏好并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案能够有效发挥出小学教育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就情感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及策略展开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陆庆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000(020):92-93.
[2]李春红.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思路[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000(005):P.I0007-I0007.
[3]黄凤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思路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00(025):296-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