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现阅读与写作共赢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陈莉敏
[导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要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莉敏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要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写作是学生通过对生活实际的思考与描述,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同时,其在小学语文应试考试中也有很大的分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素养。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可以加强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感知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目的。笔者看来,引导学生随文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写仿写句子,通过对优美的文章的语句进行修改积累,从而转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与技巧。文章根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即小学阅读及写作教学现状,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写作;随文随写
引言:培养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必须要通过阅读好文章,积累知识为写作提供素材支持;而通过写作也能够,让学生将对文章的理解放慢速度,从而更加细心的品味文章。然而,受到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当然只注重学生应试考试内容的教学,这违反了创建高效课堂的初衷。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教学生字如何读、词如何组、句如何造,也有的教师在讲解教材课文是重视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但也忽视了阅读与理解的重要性。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不能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分割开来,要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加强阅读的积累和写作的思考才能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写出优美的文章。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要细心的探索,能够将阅读与写作发挥出最佳的化学反应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能够已读带写、以写促读。为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取范围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内外文章,认真体会,其中的语言奥妙将之转换成自己的写作财富。通过阅读别人的文章,促进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
一、何为“随文写文”        
随文写文就是通过学习文章而引发的写作,其是跟着原作的思路,对原文进行修辞,与句式结构的转变。我看过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余映潮老师的《阅读教学艺术5O讲》,他也倡导写课文作文,他用四句话来从形式上概括什么是课文作文:“读大文写小文,读长文写短文,读此文写彼文,读一文写多文。”也就是说,随文写作的角度,可以是仿照课文某一方面的写法来写的;可以是用自己的话写的,也可以是对课文某一部分的改写,或者甚至是自由地把课文中的句子组合起来写的……随文写作的意义应该很广,可以从课文的各个方面找到写法。但是,文笔不能草草了事,还要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传统到现代的过程。这种类型的习作,由于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较小,写法较宽,所以学生容易接受,欣喜若狂,久而久之,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小学张月怀间,他们对随文写文越来越喜欢,越敏感,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写什么,往往是老师不由老师,而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来找。


二、随文写文的几种形式
随文写文主要从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读书笔记六个方面进行:
1.读中仿写
引导学生从名家语句中总结写作风格,通过仿写优美的句段提升学生的用词组句、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内、课外文章仿写方面,引导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习仿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仿写法与复制法不同,仿写法是通过改变别人的语句框架来表达自己的写作内容和思想,而复制法是一种无意识的复制。仿写法能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使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以更加优美的语句和形式表达出来,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读后改写
就是以文本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的改写练笔方式。此方式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深度,又给学生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实现了阅读促进写作的目的。改写常见的有角色换位改写和文体换位改写两种。改写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使读写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原来语文就在生活中,学语文,其乐融融。
3.读后扩写或缩写
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或者诗词,扩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缩写,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基本结构、顺序和体裁的情况下,对长文章压缩,使之成为短篇短段。如此,阅读与写作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读写结合也落到了实处。
4.读后续写
在课文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结果,既符合情节的发展,又融入了自己的2016·5想象,给文章添上了一个较圆满的结局。
5.读后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
三、随文写文确实是提高语文学习有效性的得力举措
随文写文就是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改写句子,通过阅读积累用词用句技巧,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积极课外阅读,拓展认知范围,,是提高写作能力、开阔学生视野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课文阅读有其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是必要的。好的课外阅读可以积累学生的文学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范文结构。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开设阅读课,提供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也可以让学生摘抄自己所读的优秀句子、诗歌和文章,在课后提前进行阅读,增强学生的写作巩固力。也可要求学生每周读几篇文章,并交一份阅读日记,通过写作也促进学生拓展知识的兴趣,会更加喜欢阅读。从而督促学生在课外阅读,促进其阅读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积累写作素材,又能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的目的。指导学生思考,提升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髓,无论是文笔,还是语言结构,还是文学思想都是最好的。如果能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上的文章,并使之学会文章的文笔以及文章的结构,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结束语: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进行多种随文写文练习,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表达技巧,吐露自己的心声,在读写结合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共赢,具有一石多乌的语文教学功效。
参考文献:
[1]张月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现阅读与写作共赢的策略[J].学苑教育,2016(5):35-35.
[2]耿素娟.小学语文教学实现阅读与写作共赢的策略[J].信息周刊,2019,000(050):P.1-1.
[3]陈素心.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与促进[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