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陈露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视

        陈露
        南通市唐闸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视,小学语文文本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阅读过程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因此本文通过论述培养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升小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阅读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创新,小学教学过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学生过程中的一大主课,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十分重要[1]。而小学语文的教学知识内容通常都是通过文本阅读的方式进行,因此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本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至关重要,以下通过对如何提高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进行详细阐述。
一、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掌握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文化,通过文本内容的理解达到对学生思想的熏陶,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而且小学语文所学习的生字以及词语都需要通过文本的阅读进行加强记忆和理解[2]。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也在不断提醒学生加强语文文本阅读能力,但是不能使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达到有效地锻炼,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只有当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主性,学生才会对文章进入深入了解,才能挖掘出文本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使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主体性
        当前的教育发展倡导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课堂环境,很多小学专任教师在新课改推行之后,也努力寻找培养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方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3]。其实真正有效的学生主体性培养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时间过程中来进行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而良好的兴趣培养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因此可以提高小学生文本阅读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授相关阅读技能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课堂活跃度,积极鼓励学生加入到文本阅读的学生中,这样不仅可以顺应新课改的内容还可以很好的推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语言写作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阅读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时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握好现代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在每次新课之前充分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在上有关于未来发展的课文时,可以和同学们进行讨论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通关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氛围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但是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一直有效保持,因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观察学生上课的疲倦情况,在营造分为过程中可以阶段性的进行,比如课前一次,二十分钟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情景重现文本内容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再现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方式,而且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比如在语言描写较多的文章段落,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堂表演的方式将文本内容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充分尊重了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合理设置悬念
        相关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悬疑,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告诉学生文本中有同学们想要的答案,激发学生通过阅读探究教师设置的悬疑答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这样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养成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训练能力。
(四)提倡朗读教学
        朗读式教学可以通过教师带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内容有效吸引大家走进文章主体,使学生了解文章中暗藏的情感变化,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的方式传递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去发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在探索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学生领悟到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后,就会产生阅读的渴望,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大家进行文本朗读比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小学生语文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等能力。在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情景再现、设置悬念以及朗读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陶英.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60.
[2]李万顺.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45.
[3]李笃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8(21):4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