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探究心得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 黄彩新
[导读]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内容

        黄彩新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平等小学 530199
        摘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内容,而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科的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有,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自己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愉快的度过学习时光。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教学方法,采取各种教学的新方法,使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前言: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频繁,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你农村小学几年级的语文口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且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同龄学生,课堂上学生之间得口语交际能力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往往忽视口头交流的重要性,学校和家庭更多地关注考试成绩,但较少进行口头培训;其次,学生接触面积狭窄,视力有限;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导致口语交际能力差异很大。在口语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害怕说话,羞于说话,不能明确表达等等。
        具体表现在:在课堂交流活动中,有些同学对于口语交际表现得镇定自若,说话自如;而有的同学羞羞答答,不善于表达,因此学生之间得口语较积极能力差距较大;而学生口语交际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不是知识和智力的差异,而是心理素质的不同。口语交际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羞于表达,不敢在公共场合交流,已成为其口语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这种心理素质往往是由于个人原因或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二、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探究心得
(一)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多鼓励
        由于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发音和听觉器官的生理活性,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得口语交际能力,就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在口语沟通中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沟通的心理障碍,经常在实践中沟通,大胆改善自身心理问题。
        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心理暗示来提高学生的口腔能力。由于班里有很多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不善于在班集体中表达自己。所以,教师需要针对以上同学及时的进行心理咨询,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为了让学生有自信,在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中表现得落落大方,不断展示自己的优点,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班上得集体互动,积极回答问题,长期一来这些不善于表达得学生经过训练,就可以在同学面前得到肯定的评价,激起了自身对于口语交际的信心,唤起对口语表达的欲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会越来越自信,参与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就会逐渐被排除。


(二)结合教材挖掘资源,找话题
农村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大大落后于城市学生。为了提高口头交流的水平,首先必须丰富语言词语的积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局限于教科书,而应该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词语,只有有了大量的词语,在口语交际中才能有大量的话题进行沟通。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首先需要学生爱上语文课程,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内心达成一致,只有有了共同关注的话题,就会使得学生主动开始表达。
        第一,教师可以不断创造一种舒适的学习气氛。舒适的学习氛围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良好基础,也是学生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快乐放松的环境和氛围,可以有效地释放学生内心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在口语交流中,教师起到组织的作用,需要及时与孩子们平等的立场交谈,鼓励孩子们,让外部环境感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有信心融入交流的环境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第二,学会放松自己。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放松站立姿势(放手、闭眼等),放松肌肉,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由于许多学生在当众讲话时,不知道如何放下手、看眼睛、抬起头,从而导致心理紧张、不适、脸红、出汗。这种紧张是由心理紧张引起的肉体紧张,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放松身体来缓解心理压力。最常用的方法是深呼吸:当你紧张的时候,不要着急说话,先垂下肩膀闭上眼睛,慢慢深呼吸,深呼吸,多次训练之后,学生的紧张感也会逐渐环节。
(三)口语训练阅读写话,巧结合
        最后,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训练。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学生想说、想说的问题,激发学生参加交际的兴趣。比如,小学语文的教材在拼音、读写、课文等各个阶段进行语言交流活动,而且语文课后有相关的思考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另外,i傲视可以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每一个口语交际的课程活动,以此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抓住对方的说话重点,教学生学会有条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教师对于教材知识和阅读对话两者之间相结合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
        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观察之后学生可以与家长、老师、同学进行讨论,经过谈论合作之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指导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以此解决学生口语交际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口语交际的内容。
结语:总之,农村小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需要不断根据当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提升策略,由此对学生有效地开展口头交流培训,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福.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分析[J]. 新课程(中), 2018, 000(006):1.
[2]李萍.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中国教师, 2018, 000(006):30-32.
[3]牛秋霞.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 2019, 000(023):32-33.
[4]陈丽萍.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J]. 广西教育, 201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