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白显梅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显梅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 重庆涪陵 408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健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大教育教学专家的重视,小学生可以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审美、扩宽视野,并且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吸取作者的生活经验,弥补小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的缺陷,对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拓展;延伸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当中,通过进行阅读教学,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语言,进而构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通过知识层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扩展资料选择不当
        新课改大环境下,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内扩展阅读的要求仍旧存在理解上的失误,教师往往认为只要与语文教材内容有关的阅读资料都可以作为课内扩展阅读资料。这种不正确的观念直接导致教师日常所选取的阅读资料非常笼统和宽泛,并且与课上内容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性,导致小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压力骤增,且找不到学习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达到课内扩展阅读的预期目标。
        (二)阅读的内容过于严谨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由于语文阅读的作品都是经过教育工作者严格筛选出来的,这些阅读的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以及健康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语文教师在对阅读作品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常常也会因为自己的主观作用,将那些过于有趣的,而且富含哲理的作品挑选出来让学生阅读,但是这却忽视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还未发展成熟,如果选择一些过于深奥的文章,就很难使学生自行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兴趣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样也不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
        (一)结合单元学习主题做好拓展
        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英雄,为了更好的把握单元主题,我安排了课外阅读任务。凡是你认为的英雄,找一找他们的故事,认真读,课前五分钟讲英雄的故事。于是,这一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小故事成了古今世界英雄大荟萃。有位学生登台大讲《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晚读时间学生依旧滔滔不绝话《三国》,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因势利导,索性让学生各抒己见,夸夸《三国》英雄。看着学生激动的笑脸,我想趁热打铁,紧跟着我要求学生写一写,没想到真的很出彩!有位学生写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名著中,吾最叹服《三国演义》,在豪情万丈,英武无双的英雄里,吾最痴情赵子龙。战火纷飞,英雄辈出,豪杰称霸,群雄逐鹿,在这情义、忠勇、奸邪、狡诈相互交错的三国时代,出现了一位英武不输吕布、勇猛可敌关羽、仁义可比刘备、潇洒胜于马超的无双虎将———赵子龙。”我想如果没有阅读的激情铺垫,就没有这神采飞扬的文字,没有醉心于文学海洋的游弋,就没有这深情的反思比较,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没有这充满激情的定位。我想,这就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有目的地阅读、细心的指导、有效的展示最终会点燃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最终达成阅读与写作的天然对接,实现语文学习的另一目的———学以致用。


        (二)拓展课内知识提供多元素材
        浅析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其有效性首先体现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上,语文是一门文史类学科,讲求语言文字的应用和理解,其中知识众多,或古文佳韵,或科幻散文,或行云流水如画如诗,或悠然自得如闲云野鹤,抑或雄伟壮观、震撼人心,无论悲喜哀乐,皆是文学之美,而这些都是仅靠课内阅读而无法触及的,但它们又恰恰是写作中增光添彩的重要工具。所以,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必占一席之地,也必将在学生写作中发挥一方之效。为了有效拓展语文课内知识,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元的写作素材,促进他们在阅读中扎实写作基础,相关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引入课外知识,做到课内外结合,优化课堂质量,并在课后督促学生多多开展课外文学阅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磨炼自己,在综合创新中提升自我,不断摸索,不断前行,直至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善于精选课内扩展阅读的各项网络资源
        客观而言,现阶段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杜绝盲目性地滥用网络资源,在日常选择网络阅读教学资源时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到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点和阅读需要。笔者建议,教师应站在小学生们的立场,以学生的视角和认知方式进行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将课内阅读文章的精华、主旨通过科学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提炼,并且为小学生们加强文章理解提供一些优质的辅助性阅读资料。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匆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运用互联网搜集作者朱自清的一些经典代表作品,如《荷塘月色》《春》等经典阅读片段,让小学生们徜徉在朱自清充满艺术特色的美文之中,对散文的写作特点以及散文独有的艺术魅力加深体会和鉴赏。教师也可以提倡小学生们将一些经典的、美丽的句子抄写在笔记之中加以揣摩和加深理解,让小学生们的审美视野得到不断开拓,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不断提高。
        (四)多样的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氛围
        阅读教学中语文素养能力差的老师开展阅读教学都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内容和依据,在教材中进行阅读教学的开展,教学范围较窄,教学内容也不够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被限制,不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小学阅读教学活动较少,小学生只能从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技巧和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使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受到影响和限制,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教师要在原有的阅读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小学生收集一些优秀的,符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书籍,给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和范围,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课外阅读角,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阅读大赛,通过给小学生设置一个阅读的主题和范围,让小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然后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相应讨论和探究,并对阅读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赛,充分做到阅读能力的形成,阅读视野的提升,阅读热情的激发,阅读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人间最美是书香。引导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汲取人类文明积淀的最芳香的营养,为他们储藏一笔终身的宝贵财富吧。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又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绵长不绝的活力。通过阅读,让学生汲取儿童文学的营养,滋养生活的底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沉醉于儿童文学的精华,拔高学生的人生起点。
参考文献
[1]马建宏.基于文本品读有效拓展延伸——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指导[J].科普童话,2020(26):76.
[2]金慧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6):22.
[3]麻生杰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20(05):32.
[4]李建新.设置导读问题,延伸阅读教学空间[J].教书育人,2020(13):62.
[5]吕丽娜.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