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雪景
山东莘县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问题情境教学法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化对问题情境教学法的认知、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以及强化问题情境的创新与反思等,从而实现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提升,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学生数学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关键的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复杂,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可避免地有着一定的畏难情绪,从而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师就会将数学内容与不同的场景进行结合,并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积极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转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了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的热点。因此,这就要教师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全面锻炼的机会与空间。而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锻炼与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现状分析
(一)对问题情境的理论认知存在偏差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项新型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以专业素养的限制,对问题情境的理论依据以及深层次的内涵缺乏全面的认知,认为只要是提出问题就能达到问题情境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部分教师不顾教学实际,在课堂中提出多个问题,使学生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对问题情境有效性的特征缺乏科学的把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应结合教学内容和被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产生引导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仍然存在着趣味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层次性以及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教师对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深层次的探究的缺乏
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创新意识不足,只能进行程式化问题情境的设计,而且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设计与运用之后也缺乏进行反思的意识, 这就导致教师问题情境设计的能力无法得到提升,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无法增强。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策略
(一)重视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对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深刻认知
1、教师应将素质教育理念与问题情境教学法的认知相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时, 应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进行,提升问题情境教学法有效性。
2、教师还应在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视角下,学生是小学数学课堂 中学习的主体,不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与实施 教学模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 认知能力来设计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使问题情境的创 设更具有效性。
(二)重视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
1、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行趣味性问题情境的设计,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及思维积极性的激发。小学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对于趣味性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规律, 通过学生感兴趣因素的融入,设计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教师应结合班级内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差异性,进行可接受、层次性问题情境的设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相对较差,更适于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学习心理,结合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 进行生活化问题情境的设计,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意识。
3、教师在进行生活化问题情境设计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生活经验水平以及学习需求方面的差异,设置具有层次性、引导性的问题情境,使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问题情境的引导,促进班级内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有效问题情境教学功能的发挥。
(三)注重对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创新与反思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是随着教学环境、教学目标以及学习需求的变化而灵活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通过多方面的融合以及自身教学能力的增强来实现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集思广益地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对问题教学情境运用效果有深刻了解,并通过反思与检验, 及时发现问题情境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从而在今后的问题情境设计中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其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更是实现了对学 生思维的引导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缺乏有效性,这直接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情境教学模式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问题情境的优 化,以此增强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丽贞.浅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76):60-61.
[2]吴丽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问题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2020(25):134.
[3]李学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问题的有效性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