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德西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鄄子小学 253416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学生数学学科兴趣的培养、数学基本思维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逻辑性的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情感教育渗透作为有效的教育引导形式,能将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情感渗透向学生传达数学学科的精髓,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教育; 渗透方式
引言
数学情感,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及爱好,可以说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在缺乏数学情感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缺乏足够的兴趣,难以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而具有强烈数学情感的学生,则能带着兴趣进行学习,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更多数学情感。
一、当前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简述
在新课改的全面落实中,我国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原本所存在的问题就逐渐被暴露、放大,其中的弊端问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提升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当下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应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为教学目标。而在实际课堂中,部分教师无法充分保障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更多扮演的是听讲者的角色而不是互动者、交流者的角色,循环往复的机械式宣教、复读式学习,很难真正使数学知识内化成为小学生的一部分,更给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不难看出,我国一些地区中的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促进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意义
我国新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教育带来了一个三维目标,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除了知识传授的目标外,还包括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训练我们的学生。传统教学集中于传授知识的同时,现代教育需要学生的情感提升和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人格。因此,将情感教育纳入小学教育是实现再教育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促使学生发展正确科学理解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感教学模式下,数学课程更生动活泼,学生可以在教学中投入充分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这种培训模式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感情。这些健康价值观有助于积极投入数学知识的研究,保持学习动力,从根本上加强个人的数学。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情感教育渗透环境
情感教育渗透的环境条件对最终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渗透时,要注重整体环境氛围的建立,通过形成更为良好的情感教育渗透环境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高效稳定的情感教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一种更加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与学生交朋友,形成双方更好的理解和支持,进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成为一种朋友式的关系,方便双方交流,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最终实现情感教育渗透。
(二)教师以学科热情感染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增强自身对数学学科的热情。
在“干一行爱一行”精神的影响下,教师应当深度挖掘数学学科本身的乐趣与奥秘,积极投身于数学研究和教学探究之中,将自己的身心放在学科教学上,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形成热爱数学学科教学的强烈情感。其次,教师应当做好教学规划与实践,对教学活动进行长远、全面规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确保学生能够以更为简单、高效的方式学好数学。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规划,认真进行教学实践,能够将自己的热情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自己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强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以真挚的语言表达自身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以学生最容易感知和理解的方式展现自身对数学的情感,从而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培养强烈的数学情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无疑是最好的教学和最好的教学。在小学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教授数学,另一方面充分向学生宣传学习,向他们传达学习数学的长期热情和热情。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激发他们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并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学习途径引导学生进入为他们设置的学习情景,体验良好学习环境中学习的乐趣。为了便于情感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积极。教师作为课堂导师,必须有意识地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培养数学、逻辑和数学学习能力。只有通过这些技能的明显提高,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动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
(四)提升课堂趣味性,提升知识的导入水平
课堂趣味性能有效地改善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生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我情感的有效表达,进而达到良好的情感教育渗透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致力于提升知识导入的趣味性,在讲解具体的知识点时可以建立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情境,以情境为基础引出具体的数学,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欲望,实现双方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课堂开展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包含有一定数学知识的小视频,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视频中出现的数学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获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加强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扩大教师队伍,探索和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学生学习兴趣是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不仅可以集中精力解释和传授知识,而且可以在教学中研究数学兴趣。那么我们如何激励学习呢?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思想,通过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贯穿整个课堂,就会感到无聊,也不会引起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能够把学生的情况与课堂联系起来,认真地在课堂前为学生制定一个有趣的计划;课堂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有趣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利用教师的主观移动性,把握教师的学习困难,通过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在学校玩游戏的积极性。例如,在计算数学小学图形面积的教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学工具组织所需的数学模式或组合图形。此类教学措施使学生能够有效发挥团结的力量,通过实践过程加强情感教育,促进目标的早日实现。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情感教育渗透,能更好地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抓住学生的个体特点,通过提升课堂整体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更好的情感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曾云红.如何让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荡[J].情感读本,2019(23):13.
[2]李琳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激励[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80.
[3]赵小艳.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19(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