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发展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刘亚莉
[导读] 作为我国的母语及国家通用语言,汉语的学习对于我国经济

        刘亚莉
        新疆昌吉州木垒县乌孜别克族乡中心幼儿园831900

        摘要:作为我国的母语及国家通用语言,汉语的学习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汉语的学习在少数民族中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日益成为了家长和学校教师培养的重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如教学形式单一、幼儿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等客观问题。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故事作为教学中介,通过在故事中创设和再现情境,不仅能拓宽幼儿视野,同时也能使幼儿在故事中使得其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故事教学为基点,对如何利用故事教学来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故事教学;少数民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
前言:
        作为集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简练优美的语言表达以及生动的情节描述为一体的文学形式,故事对幼儿的吸引力可以说极强的。通过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处身于故事的情境中,不仅能丰富其知识,同时对于其理解故事中的词汇、语句以及语言表达也尤为重要,为进一步促进其国家通用语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故事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1.1故事教学的概念
        所谓故事教学,是指教师利用故事作品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故事中领悟作品内容,学会评价人物行为,体会故事表达情感,学习故事中的词汇及语言表达艺术等。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描述故事;二是利用玩具、多媒体等教具来呈现故事,教师再辅以重述,进而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三是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分角色、分段等形式独立、连贯地用口语复述故事。
1.2故事教学的优势
第一,故事教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讲,由于  
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吸引其注意。而故事教学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发达,能较大程度地吸引幼儿注意,使其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互动性强,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采用分 角色、分段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故事情节的再现中,对活跃课堂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幼儿再现故事中,对幼儿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事教学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可以通过故事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和创造,推动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 故事教学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发展
2.1 运用要点
        在运用故事教学来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需遵守有以下要点:
        第一,运用故事教学必须要以吸引幼儿兴趣和好奇心为基点。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或以提问的形式来导入学习内容,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第二,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模仿和理解故事内容。要想让幼儿理解内容,并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模仿是最好的途径之一。

通过几个来回的分角色饰演和模仿,幼儿基本能完整讲述故事内容,也能理解其中的语言词汇。
        第三,选编好故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活动。幼儿的注意力是有限且不稳定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选编好故事,有目的、巧妙地整合教学活动,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案例分析
        以笔者近期的教学内容《狮子和小老鼠》为例,笔者在讲述时,首先通过展示手偶狮子和小老鼠来吸引幼儿兴趣,将其注意力集中到手偶动物上。接下来,笔者通过创设班级来了班级来了两只小动物,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些故事这样的情境,同时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狮子和小老鼠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来引导幼儿开展故事阅读,并邀请幼儿来对自己所理解的故事内容进行表述,以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幼儿们的阅读和猜测不见得都与教师的一样,因此,在幼儿自行阅读后,笔者开始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梳理图片故事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故事,让幼儿感受国家通用语言的表达艺术,让其在长期的倾听中培养其通用语言的语感。最后,笔者通过再次邀请幼儿用简单语言概括和演绎故事内容,进一步强化其对故事的理解及锻炼其语言表达。
        又例如在教学故事《想飞的小象》中,通过教师可以叙述出生不久的小象来到河边,看见高山树木以及其他小动物,小鸟在天上飞行。小象想想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而且鱼儿在水中游淌,斑马可以跳跃,猴子可以上树……而这些技能它统统都不会。最后通过小象妈妈的话术,让小象知道他的力气,比小鸟、鱼儿、斑马以及猴子等等力气都打大,它可以用鼻子完成其他动物无法完成的重物搬运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个价值让其他小动物都很喜欢它。故事教学的作用:一是让幼儿专心听讲,融入有趣的童话故事;二是学习“飞、游、跳、爬、搬”等动物的动词;三是,让小朋友都能认识自己优点,不要轻视自己。通过吸引注意、创设故事情境,幼儿独立阅读,幼儿自行表达,教师梳理,多媒体播放故事,幼儿演绎等多步骤,不仅让幼儿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同时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及幼儿自行练习中,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对促进其对国家通用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又例如在故事《孔融让梨》教学中,笔者通过出示视频课件和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让幼儿再讲故事来加深对其的理解。同时引入班级常规情景,引导幼儿将孔融的行为和小朋友们的行为做比较,体会故事里谦让的道理。与此同时,在吃午点的过程中,笔者还特意将水果切成大小不一状,让孩子们一组一组的拿,观察幼儿能否做到谦让。通过故事以及实际情景,不仅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故事的道理真实演绎到幼儿生活中,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普及少数民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对于进一步实现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对于一线幼儿教师而言,务必要认识到幼儿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采用诸如故事教学法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促进对幼儿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07-210.
[2]李静,李锦,黄琼仪,高怡楠.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基于白、傣、羌、壮四个民族的实证分析[M].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1-85.
[3]石淑艳.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9: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