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连
广东省罗定市分界镇中心小学高校区
摘要:课堂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平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结合国家的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下,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如何借助高效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成绩,就成为当前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的重要策略,由此可见,当前需要做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及时的反馈课堂的信息,应用游戏化教学的快乐数学课开展教学,在课堂上对教师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本文就立足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通过当前小学数学出现的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问题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探析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步伐日益加快,当前大部分的教师在授课不断对教学理念进行调整,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激发教学主体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成为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转化是当前全国最为重视的问题。当然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数学公式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具体来说可以着眼的角度有很多,具体包括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建情境式教学法、锻炼学生们运用数思维的能力、检验学生们的课后学习情况。
一、小学数学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鉴于数学的课堂的时间有限,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做好精心的准备,这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首先需要让教师做好课前的铺垫的工作,为随后的教学环节的展开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正式开始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到无所适从,因此在学习一开始,学生的思路没有办法很快地打开,假设当前的情况之下,教师直接将所讲的理论应用在具体的习题之中,就会影响到数学教学的效果,则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由此可见,课堂导入与课前铺垫工作,有助于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与精神充分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让学生能够从课间休息的状态顺利过渡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情境的导入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做好课前的铺垫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将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融入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使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假设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逐渐形成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而要想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就需要持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应用问题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例如,教师讲解下面的例题,“有余数的除法”这一习题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准备7个苹果,现在借助《猫和老鼠》中Tom and Jenny的图片,然后借助的课堂教学的方式:“Tom在森林中摘了7个苹果,他想与Jenny平分,那么一人应该分到几个苹果呢?同学们能帮一帮Tom吗?”通过这种课堂教学的形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质量。
这是因为,学生对《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耳熟能详,教师展示出猫与老鼠的形象,可以将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并通过对分苹果来导入有余数的除法。就是在充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采用互动性的游戏,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采用互动性的游戏,提升教学质量,重视班级上的大多数学生,但是同时又不能忽视小部分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结合每一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保障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就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的提问需要针砭时弊,就是说让学生在听完理论课的基础上,积极地回答问题,对于刚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就可以锻炼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课堂的情况把握好,就能够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学生问题的可行性的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及时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不要让问题不断地累积起来,课堂的及时反馈就是要求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求助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教师,就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想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注重课堂信息的及时反馈。互动性的游戏,具体例如,教师在讲解“15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习题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幸运52的猜数的游戏,由教师提供一个三位数的数字,然后让学生猜出与之相邻的两个百位的整数。如“652”便在“600”与“700”两个整百数之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猜数的准确性和猜数的速度,对班里同学对当前题目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以此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互动性的游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具体而言可以对学生上课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这就是课堂上的评价与反馈,通过教学课堂的评价与反馈,就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通过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就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以适当的调整,从这一点上而言,增加课堂评价与反馈环节,就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一过程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态度、行为以及成绩进行评价,可以采取分数的形式进行可量化的评价,评价的周期可以选用星期、自然月以及学期进行总结,能够比较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激发学生们在未来的数学课堂积极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能够实现自主的学习与玩耍。
结束语
本文认为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需要做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及时地反馈课堂的信息,应用游戏化教学的快乐数学课开展教学,在课堂上对教师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进行导入,谈话推进,其次通过独立尝试,相互学习,然后让同学交流,自主学习,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引导学生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晓娜.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生转化策略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4):P.136-136.
[2]凌斌, 凌天学, 岑慎.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学生转化策略探究[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02):227.
[3]谢芬. 立足学生特征,提升小学语文学生转化效果[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 000(003):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