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张伟
[导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从夯实的知识基础上

        张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安庆中学 0240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从夯实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发散的思维和灵动的联想,形成对知识的不同探索视角,更加透彻地领会知识的内涵,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来说,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物理知识接触时间少,不同于其他学科,对于物理的陌生感较为强烈。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转移角色定位,将学生推到主动的探究空间中,预留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阐述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就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及阐释,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总结如下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前言
        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氛围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就需要教师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创新。运用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方式,所谓的创新就是采用新的思想和技术来改变传统,以教育为载体和创新意识为核心来实现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提升,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创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这也是下文探索的重要内容。
        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 能力的前提?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土壤”,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能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创造。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学生好奇心的张扬,高效的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如果你现在乘坐在飞船绕地球飞行,如果现在你登上了月球,请想象一下你在月球上观察到的现象并提一些相关的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這一新规律有关的物理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获得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创新思维的启迪,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为了在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创新思维的启迪,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做到敢于发问、善于发问,促使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最终获得对物理知识的正确认知。例如,当人们看到物体从高处下落到地面的现象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时候,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提出了疑问,苹果为什么只能往地上掉,而不向空中飞呢?提出这一问题,常人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正是这种幼稚可笑的想法促使他朝这一方向思考下去,结合前人对天体运动的研究,最终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的疑问,具有开创性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具魅力!
        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应多启发,引导学生求异质疑。即使学生提一些不恰当或奇异古怪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有责怪之意,反而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以保护培养他们质疑问题的兴趣和勇气。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容易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便于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和完善,进而实现质的飞跃,最终形成科学的物理思维。

??  
        三、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全面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和规律大多数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可以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物理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性实验并鼓励其大胆创新和想像,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发挥其创造性。
        例如,指导学生进行“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这一实验中,小组学生完成了“伏安法”测量后,我们可有意识地诱发学生创造思维,学生再次讨论、分析和考虑获得新方法,并且设计实验电路,选择实验器材,优选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对其方案进行及时点拨,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设计出了“伏伏法”和“安安法”测电阻的新方案,同时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创造的热情,让学生感觉上实验课既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种享受。
        另一方面,我们物理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设计问题时应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为了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化,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究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四、将新科技、新发明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唤起学生创造意识?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科技层出不穷,且这些新发明、新科技中相当一部分都与作为前沿学科的物理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结合课本把当前的新科技传授给学生,这样既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又让他们对物理这门基础学科有了充分的认识。例如,在讲述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一节中,教师可以把神舟五号上天这一喜讯告诉学生,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提问:“神舟五号从近地点到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类似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创造能力发展蓄力?
人的思维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有利于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求异思维则有利于发展创新前人的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一些“奇特”的想法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他们便会信心倍增、情绪高涨,不断涌现“求异”的想法。此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创新欲和探究欲,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快乐的同时,培养求异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结束语:
        一言蔽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改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更是学生未来在生活实践中应当具备的生活能力。有创新才能有进步,一个民族如此,学生自我发展也是如此。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物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覃锦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理科辅导,2017(05).?
[2]孙玉梅.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2(95).?
[3]王现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4]白胜芬.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