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段晓明
[导读] 小学是学生接触数理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

        段晓明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摘要: 小学是学生接触数理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注重教授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使得学生缺乏自主解题的逻辑思路,只是学到了表面粗浅的知识,没有探索更高层次数学奥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成为教师首要解决的任务。事实证明,逻辑思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时从容以对。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地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探索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措施。本文针对逻辑思维概念,提出以下几点观点,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
        引言:数学科目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新课程强调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中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善于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小学用提示初中数学的基础,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进入初中和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有充足的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题逻辑思维。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题海战术占据主导,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受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应付应试考试,而教给学生程序化的解题方式。他们通常在教学中采用题海战术的教育方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解题记忆,达到教学效果。这样的方法长时间以来,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不利于他们的逻辑思维的拓展。同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也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思想进行教学,使学生不能完全的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解决应用题。
1.2忽略学生解题技巧的传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一种解题方法的讲解而忽略了解题技巧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会逐渐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这类思维只是记忆式的解题,学生仅仅学会了做题的模板,只会机械化的进行题目的解析,并不真正理解题目的含义,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失去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1.3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策略不到位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到位,也是导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准确;二是教学方式策略单一,没有因材施教。
2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2.1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有效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严肃而不带感情色彩的,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的气氛中,他们自己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要使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生活化,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有声音”,从而增强数学知识点的知觉,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
2.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设计开放性应用题
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黄金时期,其思维模式还处在朦胧不清的状态,因此在引导学生拓展逻辑思维的时候,教师不能死板的按照自己想法引导学生,也不能强用教材拓展题目训练学生,必须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让学生能够自发的动脑思考,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应用题练习绝不能以大量的练习题“折磨”学生,也不能枯燥地讲授大量概念知识,这不仅会让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尽管它能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却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总结自身教学经验,革新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开放性的应用练习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逻辑思维拓展。
2.3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促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在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应用题类型,熟悉基本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为正确解决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完成分析和解答,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4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注重启发式的提问
时代的发展已经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一味讲究灌溉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现代化的数学教学,必须要善于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知识不如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授学生方法不如引导学生拓展数学逻辑思维。教师重视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够突出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突出学生才是受教育的主体。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必须要得到改进。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课堂提问,更加鼓励由学生来回答同学的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热情,还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思考,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细心设置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情景式教学活动,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讲课过程中,要结合多种经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适时切换情境,引导学生的拓展能力。比如,在讲解五年级分数运算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分数转换成面积、长度等形象的图形概念来讲解。让学生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思维解题。由此可见,数学逻辑思维在学习中的应用其实就是找到简便的解题方法,合理使用教学手段,激起学生沉浸到学习的乐趣中,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上述对策并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锋.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55-156.
[2]苟瑞莉.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000(034):P.31-31.
[3]贾建平.理念蕴藏于课堂——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探讨[J].家长(上半月),2020,000(004):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