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设计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  古正
[导读]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古正火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小学校  6101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提高课后作业的设计有效性,那么就能够很好地巩固及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反之,小学高段数学的课后作业设计不合理,就会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让课后作业成为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文结合小学高段数学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高段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
        引言:
        课后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后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在过程中巩固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高段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时,还存在着形式单一、操作性不强、层次不明等问题。基于此,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内容及特点,尝试为学生设计出集针对性、趣味性及实践性于一体的课后作业。
        一、课后作业形式要多样新颖
        提起课后作业这个词语,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做数学练习题,其实不只如此,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多样化,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能够紧密联系,数学的课后作业不能只是通过做题这一个方式进行,还可以结合教学知识,进行动手实践。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趣味性较强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习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去思考。多角度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课后作业的设计就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选择出接近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物品,进行多角度的细致观察,再从不同角度把该物品画出来。以此,让学生在画画时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二、设计具有实操性的课后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将数学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也是一种设计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方式。数学课后作业与练习其实质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测量、实验、制作等具体操作事项,让学生做更具实操性的作业。

小学高段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能够依据数学自身的特点,挖掘出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问题,以此来展开设计,充分发挥出“在实践中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课后作业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原理。比如,教师在讲授“圆的周长”这节内容,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测量圆的周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测试圆的周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圆的特征,为下节课内容的开展埋下伏笔;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分享想到的办法,然后借此引入圆的周长计算等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探索与分享当中,加深对圆的认识,领悟到数学知识。
        三、作业设计要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这门学科源自于生活,最终也是为了服务生活。数学的学习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体现出数学的本质,把数学概念的抽象进行弱化,从实际生活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应当能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以“折线统计图”为例,在作业设计时,要能够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设计,设计与学生自身紧密联系的课后作业,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对班级内的男女生的身高先进行搜集整理,然后依据整理的数据绘制出班级内男女生身高的折线统计图。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巩固了折线统计图这部分的知识。
    四、课后作业布置要层次分明
        小学生对知识理解以及掌握的水平不一样,这就导致同一个数学教师带出来的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课后作业如果是“一刀切”的形式,则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数学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时,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一些调整,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分为基础性以及创新性两种,根据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分别布置,对于熟练掌握知识的学生,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功底比较差,没有完全掌握知识要领的学生,则需要基础性的课后作业加强知识的巩固。以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后作业是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提高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有利于更好地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足够重视课后作业的设计环节,让学生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9,000(010):203.
[2]董维芹.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原则[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0).
[3]杨德良.浅谈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 000(002):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