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纪华仙
[导读] 在教育愈发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中

        纪华仙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星小学          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在教育愈发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中,数学在提升个人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方面作用显著。小学时期是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比如加减乘除等。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把握这一原则,把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前言:数学的学习需要有很好的数序思维,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需要从基础重视,因此,在小学数学时期,老师就应使用有效的思维方法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给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转化思想
        转化就是在处理数学问题过程中,使用某方式把一个问题变为另一个问题加以处理。通常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变为简单的问题,把没有处理的问题转化为已经处理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也就是将一个从未学过图形,经过拼剪等方式,转化为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去求面积,让学生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协助学生习得新知。比如:求1/2+1/6+1/12+1/20+......+1/380的和。观察这些分母,可以发现:2=1X2,6=2X3,12=3X4,......380=19X20,用拆分法,将其转变为a[,n]=1/nX(n+1)=1/n-/n+1。将问题变为求和:原式=1X2+1/2X3+1/3X4+1/4X5+......+1/19X20=(1-12)+(1/2-1/3)+(1/3-1/4)+......+(1/19-1/20)=1-1/20=19/20。
        2.类比思想
        类比是按照两种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性质迁移另一类对象上去。在具体解题时,引导学生观察并展开探讨: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跟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渗透了“类比”思想,不但可以让数学知识更易理解,同时让公式变得更简单且利于记忆。
        二、渗透、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
        1.可行性
        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属于有形的,而数学思想则相对是无形的,并且没有体系分散在不同章节和题目中。常常被当做“软任务”而忽视。对此,老师应该更新观念,从思想上的提升对渗透数学思想重要性的认知,将其加入教学目的,并把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加入备课环节。其次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对每章节,都要考虑如何渗透,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并提出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
        2.反复性
        渗透数学,运用数学思想组织教学中,应该协助学生成立从感性到理想、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点合理设计教案以及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内涵。
        3.系统性
        数学思想的渗透应当从浅入深,因而老师要做好长期规划。通常,每类数学思想总会伴随对知识的学习渐渐加深而显现出一种递进性,所以在渗透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构成和发展的层次性。
        4.显性化
        数学思想渗透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考虑到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力差,在教学中应该着重锻炼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当他们累积到一定知识且运用能力获得提升后,可以利用课堂小结,引导他们归纳知识,传授相关思想方法,优化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三、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
        1.无时无刻渗透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应该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做到无时无刻都在渗透。小学生因为刚接触系统性的数学知识,会遇到很多需要深度思考的难题。对此,老师应该抓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原理和解题方法,让数学思想渗透,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的意愿,促成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例如,子啊学习“混合运算”时,因为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加减乘除法,老师在教授时,应该注意,把重点放在有数学内涵和有关心较强的问题上,比如3+6/2X6与3X6/2。注意他们对计算次序和计算方法间的转化认知,渗透转化方法,检验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用,从而对他们在解题时存有的问题加以纠正。
        2.借助数学思想,轻松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数学思想,该思想的有效运用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要健全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老师可以借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让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下完成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魅力,提升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老师所使用的数学思想不可太高,依照循序渐进的渗透原则,逐渐提高效果。比如在一年级:数的认识学习中,部分老师认为课程内容比较简单而选择了轻视,学生基础知识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得到培养,使得学生不能形成数学思想。因而,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数学认知,按照学生的思维特征,用递进的次序和方法开展认识数字的教学。特别是对于部分数字符号不敏感的同学们,也可以营造一个情景,培养其抽象思维,继而完成数学思想的渗透。
        3.假设思想的渗透
        假设法是按照题目已有条件进行假设,接着根据假设去推算,对数量上的矛盾加以调整,最终找出正确的解答。假设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比如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这类题目,可以直接将正方形的边长假设为X,因为圆的直径和正方形边长相等,因此可分别求出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再求他们的百分比。又比如:甲X2/3=乙X3/4,那么甲乙的比是多少。该题可以将最后的数假设为固定的数值,分别求出甲和乙的数,在带入公式中求出二者的比值。也可以先将甲设定为一个数,去求出乙的值。另外鸡兔同笼,也是运用假设法来解答会比较方便。
        4.在解题中渗透
        关于数学学习,其处理问题过程本身就是对数学知识的强化。就像数学考试比较强调题海战术一样。而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老师需应该学生养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所用的知识点,思考这类知识点是如何使用到题目中去的,从而形成解题习惯,培养好的数学思维。
        5.挑战极限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
        在渗透数学思维时,极限思想就是在同学们完成课程需要后,提升对自我的要求,在学习教材知识后自我提高的部分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向同学强调数学学习中养成极限思想,从而提升自身机能,在众多学生的竞争中获取胜利。比如在小学六年级立体图形学习中,课后习题就有拔高选项,在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后,课后习题有根据侧面求表面积的题目。老师在教完课程任务后,可以向同学们讲述极限思想,一些能力突出或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计算该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强化知识点。极限思想是学生训练自身数学思想的有效方法,能够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养成敢于突破难关的思维。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需求。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且有助于学生的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对他们之后学习数学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雪梅.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00(019):492-492.
[2] 牛玉威. 探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9):92-92.
[3] 于潇.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分析[J]. 山西青年, 2020, 000(001):P.148-148.
        【作者简介】纪华仙 ,1977年11月,女,汉族,?浙江省衢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