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 刘品良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刘品良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铜厂小学  云南省 曲靖市 655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如今,教师应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创设兴趣导入环节、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丰富目前教学形式、构建情境教学模式、深化数学主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基于此,文章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方法途径
        前言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高效”二字,指的是学生学习效率高、教师教学效率高,教师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发现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针对这些现实因素,教师应该严格把控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从根本上寻找原因,并且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兴趣导入环节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其他学科相同,都要在开始教学前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的整体流程而言,着重设计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如果导入环节设计得不够完善,学生就不会对整节课程感兴趣,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困难,进而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1】。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此确保所设计的导入环节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当中紧随教师的思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课《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肯定都认识人民币吧,但是小动物们却不认识,小鸭子和小兔子分别得到一个红包,小鸭子拿到了1元人民币,小兔子拿到了10角人民币,小兔子委屈地哭了,同学们认为小兔子有必要哭吗?小鸭子和小兔子拿到的钱一样多吗?”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自身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并且自然而然地分析1元和10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与其他学生以及教师的互动,因此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以及积极性不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数据收集整理》一课时,教师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且了解统计的意义。在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处理收集来的数据。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运动会时班级会为每一位同学分发一件防晒衣,现在有红黄白蓝四种颜色的防晒衣,如何快速统计班级内学生需要的防晒衣颜色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想出最快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比如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自己需要的防晒衣颜色写在纸上,最后统一收起来,再进行统计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巧,同时能够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使课堂教学的价值不断放大。
        三、丰富目前教学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学生对生动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数学教师的讲解和板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比如说,数学教师可以把一些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形式【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时、分、秒》一课时,学生应该明白一分钟等于60秒。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时分秒没有清晰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关于时分秒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拿出自己的手机,并且点开计时器,随后再拿出一块电子表。准备就绪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同时按下电子表和计时器,此时电子表显示的整分钟,而计时器能够精确到秒,当一分钟过去后,学生再统一暂停计时器和电子表。经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发现一分钟就是60秒,这两者所代表的时间是相同的,因此能够更加深刻地认知关于时分秒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能丰富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构建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且有活泼好动的个性,从而导致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置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中,不断激发他们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教师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含义,并且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在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情境教学模式,比如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中国地图,随后任意点名两位学生,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老家,比如学生一的老家是甘肃,学生二的老家是东北,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甘肃在东北的哪里,通过地图,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说出正确答案。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消化课本上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使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断贴合,因此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五、深化数学主题教育
        合理的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修改教学方案的设计,在不断优化教学的过程中,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深化数学主题教育。数学教师通过反思,努力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出调整与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四则运算》一课时,教师能够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熟练掌握解答两、三步计算式题的方法,并且意识到四则运算的正确顺序和注意要点分别是什么。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仍然有很多学生在进行四则运算时,会忘记先计算小括号这一点?”那么如何设计四则运算练习题,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先计算小括号的重要性?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能够深化主题教育,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这不仅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3】。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应该注重课堂导入、学习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反思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构建高校课堂的完整教学体系,使每一项教学活动互相连接、互相促进,进而有效提高整体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否则将会降低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宋有仪.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21(17):82-83.
        【2】戎天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106.
        【3】丁子珊.深度学习,让数学课堂走向高效[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