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卢云凤
[导读] 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实施创新的教学策略

        卢云凤
        玉溪第八中学, 653100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实施创新的教学策略,运用“导学互动”模式进行授课,有效提高课堂质量,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也逐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水平。本文围绕“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展开讨论,论述不同的应用策略,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进而保证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引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学习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革新自身的传统思想,秉持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意识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
        一、增加课堂互动频率
        互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课堂质量,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频率,实施“导学互动”,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鼓励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升数学学习效率[1]。例如,在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以正方形的面积求解过程作为教学引入,鼓励其思考相同因数乘法问题,为其讲解乘方的含义和表现形式,使之通过思考来理解乘方,知道乘方的结果成为幂,加深对底数、指数的概念理解。鼓励其阅读教材上的例题,并思考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在听取不同的回答后,为其总结负数的奇次幂、偶次幂相关知识,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知道正数的任何次幂都为正数。让学生准备好计算器,在教师的提示下来计算例题,此时,渗透运算顺序知识讲解,使其明白混合运算时,要在同级运算中遵循从左至右的原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按照小、中、大括号依次运算。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完成学习活动必备的主观条件,教师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导学互动”方法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2]。例如,在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展示恢弘的城市建筑和简谱的乡村住宅图片,鼓励其从不同的图片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元素,引申出几何图形的知识。让其阅读教材,并对照教师出示的各类图片,思考几何图形的种类,在自主学习中明白长方体、圆柱、圆、正方形、点、线都属于几何图形。鼓励其与同桌分别探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并为其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实物图,如,金字塔、茶叶盒、帐篷等等;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实物图,如国旗、奥运五环、交通标志等等。

在探讨结束后,听取不同的回答,为其讲解三视图的相关内容,使其能够加深对立体图形展开图的理解,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数学水平。
        三、激发数学创新思维
        激发创新思维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例如,在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分式运算》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在分式概念和基本性质讲解结束后,带领其回顾学习过的约分和最简分式相关概念,回想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概念,开展习题训练,提高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出示习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引导学生思考通分的过程,并出示步骤:原式,将和的值代入其中,原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其他的解法,锻炼其创新思维,在听取不同的想法后,为其展示第二种解法:原式,再将和的值代入其中并求值,可得出原式。此种方法是运用除法原理,能够从另一角度求解,引导学生在求解过程中树立创新思维,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培养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进行合理的分组搭配,鼓励各个小组通过共同努力来攻克数学难关[3]。例如,在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中心对称》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以知识抢答的形式来引导各个小组回忆图形旋转的知识,创设良性竞争环境,使其能够树立优秀的集体责任感。利用多媒体数学软件来将两个不同的图形进行旋转,使之能够关于两图形之间的点对称,让各个小组在教师的演示下,明白中心对称的概念,知道中心对称点的含义。鼓励各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中心对称的性质,教师为其提供相应的工具,帮助其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要积极进行指导,以免课堂秩序混乱,或个别小组的研究出现方向性错误。听取不同小组的研究结果后,为其总结相关的数学内容,使之加深对中心对称的理解,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把握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在课上增加与学生互动的频率,培养其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习题训练,激发数学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鼓励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学习中,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士洋,常开清.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华夏教师,2020,11:30-31.
[2]段文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146-147.
[3]宋红香.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3:337-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