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的泉水尽情流淌——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李肖燕
[导读] 音乐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肖燕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庄上镇庄上学校      033300
        摘要:音乐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反思教学问题、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音乐课授课效率、落实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学音乐教师要及时调整教育理念,进行多种授课方式的尝试,帮助中学生打开音乐世界大门。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
        中学生处在构建知识结构、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也处在发展兴趣、锻炼能力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接触乐理知识、丰富知识面的机会,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机会。中学音乐教师必须关注到音乐教学对中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及时寻找教学问题、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授课方式,将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入音乐教学课堂,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趣味性与科学性。
1.当前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育理念的偏差
        一方面,在传统音乐教学中,面对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部分教师容易忽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以主科学习为重,甚至在授课过程中包容部分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影响课堂纪律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进度而轻效果,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而培养,降低了音乐教学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广泛,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加之音乐本身囊括的类型众多,不同学生的音乐兴趣也不尽相同;与此同时,中学音乐课本上选取的音乐均为较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民乐等,学生在不了解音乐背景的情况下缺乏学习兴趣,课堂互动参与率较低。
2.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的策略
2.1使中学生回归音乐课堂主体
        使中学生回归音乐课堂主体指的是将音乐课堂的主体地位出让学生,根据学生的音乐诉求与学习需求展开音乐课堂授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效率。针对部分教师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从中学生本身出发,正视音乐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增加音乐理念教育和鉴赏能力教育,以中学生的学习反馈为主要依据调整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单元的主题选择不同的代表曲目,进行鉴赏方式地示范,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和韵律,并模仿教师地鉴赏方式进行独立音乐鉴赏的尝试;也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与其他教学设备的作用,为学生带来与音乐课程相匹配的资料与视频,让学生视听结合品味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2.2积极创新授课方式
2.21进行课前引入,导入音乐知识
        课前引入环节也叫做知识预设环节,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课前引入,就是要求音乐教师关注到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不了解的实际情况,选择问题预设、视频播放、故事讲授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好奇,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即将学习的音乐片段中来。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预设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进行七年级下册《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鉴赏教学时,先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或者看过该电影、电影带给人的感受如何,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后引入本节主题,介绍音乐特点;也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相关影片或影评,为学生讲述故事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曲整体风格的由来和内容依据,吸引学生进一步研究音乐内容和相关知识。
2.2.2迁移学科知识,加强音乐理解
        迁移学科知识指的是发挥其他学科中关联知识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对本学科内容的理解。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迁移学科知识,就是要求音乐教师关注到中学生知识面较广的特点,建立起音乐学习内容与语文诗歌、数学概念、历史典型事件之间的关系,用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学习乐理知识。
        比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音乐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回忆1951年中国的发展状况与政治策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西藏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然后根据学生的简单说明西藏回归的意义,有感情的欣赏并学习这首曲目,最后结合前面学习的几首西藏歌曲,加强学生对本曲理解的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西藏音乐特色的记忆。
2.2.3创设音乐情境,加强音乐体验
        创设音乐情境指的是利用多媒体或者相关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特定主题的学习环境,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音乐情境,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积极作用,根据音乐特点和内容的不同选取不同方式创造课堂音乐情境,让学生参与到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来。
        比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学吹竖笛——春游》的教学时,就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春游视频,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春游经历,在较为轻松的情绪中欣赏音乐、学习竖笛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春游是愉悦的,因此选择轻快的音乐节奏,选取声音清脆的竖笛做伴奏。
2.3引导学生创作,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音乐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音乐教学趣味性,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创作和改编,在领略课本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音乐兴趣融入进去,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教师在进行《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欣赏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下进行自我创作,根据韵律填词,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结束语: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机会,也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作为核心素养教学的一部分,能够带领学生走近音乐美、发现音乐美、体验音乐美,在学生成长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从课前引入、课中指导、课后体验等方面完善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创新型音乐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娅.初中音乐课堂开放性教学思路与创新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8):65-66.
[2]包雪云.欣赏教学在音乐创新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55.
[3]陆沁.让音乐的“泉水”尽情流淌——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师,2021(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