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杨璐
[导读] 初中阶段,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认知能力并且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杨璐
        西安电子科技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 要】:初中阶段,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认知能力并且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在进行美术教育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避免培养千篇一律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艺术鉴赏活动,让学生领略美术的魅力。同时艺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
        【关键词】:美术教育;初中美术;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阶段,很多学校对美术教育不是很重视甚至是忽视,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将美术课堂经常替换为其他学科。但是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美术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众所周知美术是一个能很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科,但是现阶段许多教师缺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简要分析现在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以改善方法。
        1 美术教育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我国的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在很早之前就有研究过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要鼓励和尊重学生们对世界独特的认知和思考,不要用学校的条条框框束缚住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美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角度观赏,发挥自己的看法,艺术总是天马行空的,这对于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很大的培养作用。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很大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培养起创造性思维的还有“通感教育”,也就是指发现美术教育中与音乐、戏剧、文字、影视等相通的部分。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们听音乐,看影视作品,根据所听所想进行二次创作。由此可以看出,美术教育可以启发多种艺术的创作,当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2 初中美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2.1 教育僵化
        美术教育教师大多数只会照搬课本内容,向学生灌输梵高的星空多美妙,向日葵背后蕴含着什么深意,自画像又是表达了梵高的那些情感。而没有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强行灌输美术背后的背景知识,体现的感情,表达的深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避免的会造成美术教育的僵化,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刻板,无论欣赏什么艺术都会刻板的套用老师所教授的模板。
        再有,教师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往往是从临摹开始,当然学会艺术的第一步就是开始临摹,但是现在的美术教育似乎太过于依赖临摹,将临摹标准发展成为了最终要求而不是初步要求,只要临摹的像就是画的好,只要临摹的不像就不是一个好创作[1]。不仅如此,配色线条也完全必须按照教师所讲授的进行,比如小学时画的草地蓝色,天空绿色,被纠正过来,至初中时都是一种固相的思维,草只能是绿色,天空大海只能是蓝色,剥夺了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当然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2.2 师资薄弱,模式陈旧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美术老师稀缺,缺少能够提升学生们鉴赏能力的引路人,很难完成美术教育的目标。尤其初中美术教育教师的工资薄弱导致教师数量较少。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家长仍然认为学习专业课才是主导,美术教育可有可无,就算有老师也很难起到效果。现如今的初中美术教育被学生当作“休息课”,不光老师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更不用说家长了。
        2.3 缺少对美育的重视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辨别美,认识美,由美导向善。也是国家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


        3 怎样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1 改善教学内容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施,已经开始改变传统教材的只针对学生造型基本功的训练能力,转而开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从生活角度切入学习,选择学生们了解的小事物开始学习,避免学生们因为作画过程长,技巧难等感到枯燥。
        另外教师也需要观察各种学生不同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们不同的个性,使学生可以沉浸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不是对此感到疲惫。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个性,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2 创造自由创作的平台
        初中教育中经常会有手抄报,各种节日的主题画,但是往往这些活动都有具体要求,在笔者眼中看来更像是命题作文,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尝试提供一个平台,学生们可以自主创作,创作自己认为最美的场景、人、物等等。并设以奖励,会充分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提高学生们自主创作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注意观察,“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学会了观察美,更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3 教学过程中鼓励为主,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的批评打击会把学生的积极性消灭,所以在美术教育中老师需要接受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且要加以鼓励,鼓励学生们发散想象。当教师无法接受,无法欣赏学生的创作时,也不要贸然打击,需要保持一种包容的心态,教师的包容鼓励会带给学生继续创作的勇气,提升学生创作的激情。
        当学生们创作完成时,不好的地方教师也要去修正,当然不是说让教师直接去打叉,而是可以选择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尝试自我批评找到错误,也鼓励学生对于不同的意见进行辩论。在此铺垫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批评,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特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
        3.4 由美育过渡到德育
        教师在美术教育时,要注意美术教育不仅是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美,陶冶情操而已,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启发学生们心里的真善美,导向学生们品德的培养。所以教师在美术教育中也要注意结合生活实践帮助学生们学习[2]。
        美术教育也是一种塑造人格的手段,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方式。就如同鲁迅先生所说:“以美术唤醒国人的美感,将美术看作是改造我国国性,培育崇高人格和理想的手段。” 在审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高尚的德行和健康的价值观。
        3.5 教师更新观念
        教师的美术观念也需要时常更新,教师是学生们的领路人,只有教师走对路,学生们才会有走对路的可能。在如今改革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固步自封,应该转变思想,以学生的角度思考。
        4 结束语
根据前文所说,选择合适的美术教育,搭建一个让学生们自由创作的平台,是美术教育的核心本质。就像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源泉。”初中生们正处于接受世界,提高自身发展的阶段,我们应该提高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姜丽敏. 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A01):P.176-176.
    [2]董海燕. 浅析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好家长, 2019, 000(004):241-241.
作者简介: 杨璐  女  出生年月:1984.2.5  籍贯:陕西
单位名称:西安电子科技中学  邮编:710000  学历:本科  职称: 一级  研究方向:  中学美术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