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杨永建
[导读] 音乐是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之一

        杨永建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摘要:音乐是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在枯燥的文化知识科目学习中放松身心,得到过渡,,帮助学生实现劳逸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常见的音乐结构。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乐律理解不足,而不是非专业人很难摸透音乐结构。导致了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忽略对这一部分的教学,使得学生无从学习更无从掌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童年学习环境有所抑制。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结构;素质教育
        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主要以改变传统的老旧教学方式为主,提高学生的音乐结构理解。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单方面地灌输式的方式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没有充分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教学,导致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对于音乐作品结构性方面的相关知识讲解的较少,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音乐作品结构的认识,掌握音乐作品结构专业性和小学音乐教育普及性融合度,并且采用趣味性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结构,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果。
一、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分析
新课标内容不仅对音高、音色、节奏以及和声等音乐要素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同时也对音乐结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小学音乐结构教学,从小学教材音乐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歌唱类音乐作品,另一类是欣赏类音乐作品。对于歌唱类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主要以一部曲式和二部曲式为主,对于欣赏类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主要以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为主。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体系,小学音乐作品结构教学,从音乐本体出发,通过对小学音乐结构趣味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亲自体验了解音乐作品结构的相关概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聆听音乐作品,加强对音乐作品结构的直观感受
听歌是学生学习乐曲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学习音乐首先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到听音乐的课堂氛围中,帮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形成一定的音乐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聆听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同时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充分感受所表现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森林水车》这节课上,老师用录音机给学生播放几种声音,让学生认真听,学生听后被播放的声音吸引,但却不知道那是水车的声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老师就会公布答案,并将新课引入学习《森林水车》,老师一边听音乐,一边讲故事。在音乐结构中,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意象,这就是乐段概念。透过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直接感受乐段的结构。
(二)运用肢体律动,亲身体验音乐作品,加强对音乐作品结构的认识
要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参与。肢体律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成长。因此在小学音乐作品结构教学过程中,还应运用肢体律动,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结构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的体律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学习《加伏特之舞》这节课,老师也要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来设计律动,前半部分以点头表示跳,后半部分以手指表示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逐段讲解乐曲,同时还要讲解每一段需要做律动的地方,为学生做示范。下一步老师让学生听完整首歌,并展示曲式结构,让学生边听边做节奏,对乐曲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在学生听完后,老师向他们提出问题,并组织小组讨论,以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得到该乐曲是一个三部曲式的结构,从而加深印象。
(三)创编教学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对音乐作品结构理解和运用
小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天性爱玩游戏,因此,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作品结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创编教学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结构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空间艺术游戏,增强乐曲与空间的联系,使乐曲结构更具立体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乐曲的感知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做饼干》的时候,老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老师展示了一个关于“做饼干”的题目,让学生思考所有的动作。随后老师又给学生提供了四个盘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要用盘子来稳定节奏,给学生示范唱和做动作,学生跟着老师唱和做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曲奇图形,并启发学生用不同的乐器表达不同的曲奇。最终老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演奏,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尝试演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结束语:总之,音乐结构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小学音乐作品结构教学,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小学音乐结构教学水平。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相关音乐作品结构,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茂琳.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与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
[2]张纪红.浅析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9,000(020):P.129-129.
[3]白雪.浅谈音乐结构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意义与实践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000(12X):P.5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