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许维维
[导读] 班级管理实际上既是一种纪律的约束

        许维维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一小学237000
        摘要:班级管理实际上既是一种纪律的约束,也是一种管理艺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行为约束规范的关键时期,自身品行以及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奠定良好发展基础的黄金时期,而班主任教师在这一阶段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且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应注重转变以往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运用可行以及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技巧,进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 班级管理工作
引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接触学校教育的基础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以及班级生活对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时期的班主任,需要让学生对小学学习以及班级生活产生良好的印象,并对之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憧憬。为此,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管理工作多做研究,提升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同时,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研究,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不管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实施什么样的管理策略,都需要学生的配合。所以,班主任制订的班级管理策略应当既能促进班级的发展,又符合学生的期待。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存在感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和小学生自身自制性、自律性、自觉性较低的影响,在实际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角色,而学生则是一个被管理主体。并且,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上分析,其不仅要承担学生的教学任务,更需要对班级的大小事情进行管理,这就导致班主对于班级管理并不能做到全面化。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亲力亲为导致自身的精神和压力变得巨大,在这样的管理背景下,不仅使得学生在班级事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且,长时间的被动管理模式也降低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二)缺乏创新性
        时代在变化,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需求也自然会发展变化。比如,当前的小学生拥有较好的信息环境(电脑、网络、智能手机),他们的视野要比以往的小学生宽得多,表现为更加聪明。这样,他们的发展需求也就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原先的小学生,一说到理想,除了科学家就是军人,现在不同,学生的发展诉求多种多样。而从管理方面,现在的小学生揣摩班主任心理的能力也远高于以往的学生——这样,班主任所采用的传统管理方法,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又容易被学生“识破”套路。比如,某学生犯错误,班主任进行批评,有时候会顺嘴说“你如果不改正,我就要用惩罚措施了”——过去的小学生听了比较紧张,现在,不少学生明白,因为有各种法律、规定,班主任没什么可以用的“有效”惩罚手段。不创新管理,班级管理的效率会越来越低。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
        (一)充满爱心和耐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在小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而且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也有利于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听从教师安排,因此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鼓励学生亲自体验,其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享受了劳动的乐趣;其次,组织开展“献爱心、乐于助人”的活动,从而使其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最后,设计开展“书写规范”“我阅读,我快乐”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和读书习惯。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小学学生的眼里,班主任教师就是最完美的榜样,如果能得到班主任的一句夸奖,学生会高兴一整天,甚至回家还会和父母“炫耀”。因此,班主任教师对班级中的学生应该一视同仁,面对一些身体有残缺,或者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班主任不应该忽略他们,而应该加以更多的关注,在他们表现良好的时候,对其进行及时的表扬和夸奖。班主任教师必须平等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产生差别心理,多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在学校日常的活动中,班主任教师也应该注意这类学生是否遭受校园暴力,一旦发现班主任教师必须马上制止,并严厉惩罚施暴学生,只有这样平等对待,才能用爱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科学合理选择班级干部,营造良好班级管理氛围
        班主任教师一定要注重充分了解班级干部,熟悉班级干部的性格特点、集体精神、服务态度、能力等各个方面,以此做到知人善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每一个班级干部都能够适应班级工作,都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以及优势,让班级干部能够在自己的岗位当中充分发挥着带头作用。在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级干部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也是教师不能够代替的。在进行班级干部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公平竞争、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班干部选择,只有这样班干部才能够最为具备说服力。也只有通过民主投票以及公平竞争所选择出的班级干部才是值得学生信赖以及支持的班级干部,才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值得班主任注意的是,班主任对于班干部一定要采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信任班干部,同时放权给班干部,这种情况下班级干部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班级干部的选择上还应注重固定时间更换岗位,以此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具备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同时也能够让所有学生意识到班干部的不宜,进而更加配合班干部,从而真正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四)通过开展多元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班级管理教育,都不能忽略在人文教育中责任观的培养,一方面责任感是学生成长的必备品,更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对于责任感来讲,它不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点,更是班主任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主要体现在行为意识和行为品质上,责任意识不仅仅代表对自己的责任,更包含对学校、对班级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小学生都不能一味地在家长的庇护下成长,做什么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在新时期班级管理措施的优化上,班主任要注重责任感的教育,通过多元化的集体性、合作性以及社会性相关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寻找到自身的位置,引导学生积极关注集体以及他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形成强烈的班级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让学生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是展开教学的基本单位,而在这其中班主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存在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重视针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以全面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丁晓龙.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J].试题与研究,2020(23):132.
[2]陆思含.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31):220.
[3]李瑛.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学校管理与教学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4.
[4]万孝菊.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5]国魁.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2020(08):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